背着药箱的老郎中冷笑一声:“这哪是香?分明是‘惑神散’。我见过类似配方,加了迷魂草、忘忧藤,还掺了点鹤顶红提纯物,长期用,脑子就软了,只会点头。”
旁边少年听得入神:“那怎么没人管?”
老郎中叹道:“管?朝廷刚颁了《禁控法》,可执行起来难啊。地方官说‘百姓自愿,不算违法’,读书人说‘这是精神修养,何必苛责’。唉,最难破的牢笼,是从里面锁上的。”
少年攥紧拳头:“要是林晚舟先生还在就好了。”
老郎中望向窗外绵绵细雨,喃喃道:“她不在了,可她的书还在。你看那边学堂的孩子们,每天早上都要读一段《问心录》。前几天,有个七岁娃娃问他爹:‘你说县太爷清廉,可他家新盖的房子比府衙还大,这合理吗?’??这话一出口,全家人吓坏了,可第二天,那孩子还是坚持写了篇《我家的疑问》,贴在校门口。”
少年眼睛亮了:“那后来呢?”
“后来?”老郎中笑了,“那篇文章被路过的一个御史看到了,派人查下去,还真挖出一条贪腐链。现在那县令已被革职。”
少年激动得站起来:“我也要读书!我也要写文章!”
老郎中拍拍他肩膀:“记住,不怕你不懂,只怕你不问。林晚舟当年拼死护住的,不是什么秘籍宝典,而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那点‘不服气’。”
同一时刻,西北边陲,一座军营帐篷内。
年轻的校尉正伏案疾书,桌上摊着一份战报。副将掀帘而入,低声提醒:“将军说了,这一仗要写成‘敌军溃逃,我军大胜’,好让朝廷安心拨粮。”
校尉头也不抬:“可事实是,对方只是撤退,且伤亡相当。若谎报军情,将来将士们怎么信军令?”
“你傻啊!”副将急了,“上面爱听好消息,你就给!不然得罪人,升迁无望!”
校尉冷笑:“升迁?我参军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为了讨好谁。我要如实上报。”
副将跺脚离去。
半夜,校尉独自走出帐外,仰望星空。他从怀中取出一本翻得破旧的《晚舟录》,轻轻翻开一页,上面写着:
>“忠,不在顺耳之言,而在逆耳之实。”
他轻声念完,将书贴在胸口,久久不动。
千里之外,皇宫深处。
一名小宦官偷偷点燃一小撮香粉,袅袅青烟升起,屋内顿时弥漫着宁静气息。他闭目陶醉,喃喃自语:“真舒服……什么都不用想,真好……”
忽然,一道身影出现在门口。
是太子。
他冷冷看着那缕烟:“这是什么?”
小宦官慌忙扑灭香炉:“没……没什么,只是安神香……”
太子一步步走近,拿起香盒一看,脸色骤变:“这是禁品!《禁控法》第三条明令禁止私制精神类熏香!你从哪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