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紧接着,一群自称“嗅觉义士”的盲人团体走上街头,他们曾长期服用顺言香导致失明,如今自愿成为“活体检测器”,穿梭于茶馆酒肆,一旦闻到异常香气便高声警示。
更有甚者,一名曾在静语寺参与集会的年轻妇人站出来,在城隍庙前痛哭控诉:“我丈夫原本不信邪,可自从那‘转世裴娘’赐香后,他就变了!他说‘现在终于懂什么是幸福了’,可他连孩子病重都不管了!整日傻笑,嘴里念叨‘一切皆好’……这不是救赎,这是夺魂!”
舆论哗然。
与此同时,阿七率领一支精锐小队深入地脉,在一处废弃矿道内发现秘密工坊。现场查获大量未封装的新香粉末,以及一本记录实验数据的日志。最令人震惊的是,日志末页赫然写着一句话:
>“若天下终须一主,则宁是我亲手编织的梦,而非他人强加的痛。”
署名:**柳青娥**。
证据确凿。
然而,当官兵欲抓捕柳婆时,却发现她早已不在人世。尸体蜷缩在归心井底,手中紧握一枚烧焦的松枝,面容安详,嘴角带笑。
她在完成最后一味香料调配后,服毒自尽。
遗书只有一句:
>“我错了。真正的自由,不该由任何人赐予,哪怕是出于爱。”
消息传回乌衣巷,林晚舟已在弥留之际。阿七将遗书念给她听,她久久无言,最后轻轻摇头,仿佛在说:你没有错,只是我们都太急于拯救这个世界。
七日之期的最后一夜,风雨再临。
林晚舟已无法言语,只能依靠呼吸频率传递信息。沈砚守在床前,逐字解读她留下的最后一段话:
“告诉后来者……不要恨柳婆。她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的恐惧??怕混乱,怕责任,怕孤独地面对真相。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哪一个‘坏人’,而是我们内心对‘轻松答案’的渴望。只要这种渴望存在,归心井就会一次次重生。所以,教育不是灌输正确思想,而是培养怀疑的能力。教孩子们分辨‘舒服的话’和‘真实的话’,让他们从小就知道:沉默不是美德,盲从不是忠诚,而提问??哪怕问错了??才是人性最高的光辉。”
语毕,雷声炸裂。
一道闪电照亮房间,映出墙上悬挂的《晚舟录》扉页题词:
>**“我不求万人敬仰,只愿一人敢疑。”**
随后,她的呼吸渐渐平缓,终至无声。
窗外,雨势渐歇。
次日清晨,盲童照例来到广场击钟。今日,他多带了一面小鼓,放在钟旁。鼓面上贴着一张黄纸,墨迹未干:
>“此鼓为‘问心鼓’,凡有所疑,可击三声,诉诸天地。”
起初无人敢动。
直到一个小女孩踮脚上前,怯生生地问:“妈妈,如果我觉得皇帝说的话不对,也能敲吗?”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