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无声滑落。“老师……您一直在这里等我吗?”
她不敢贸然触碰尸骸,只先检查木匣。匣上有双重锁扣,其一需铜钥开启,其二则需指纹验证。她摘下发簪,撬开内层夹层,取出一片薄如蝉翼的干皮??那是柳莺临终前亲手交给她的遗物,一枚凝固在蜡膜中的拇指印模。
当印模贴上锁芯,咔哒一声,匣盖弹开。
里面是一叠整齐的文书,最上方压着一封信,信封上写着:“致未来之问者”。
她颤抖着手打开:
>晚舟吾徒:
>
>若你见此信,吾魂当含笑于九泉。
>我一生所求,非翻案,非复仇,唯愿有人继续追问。
>迎圣会之祸,根源不在贪腐,而在“讳疾忌医”。朝廷惧怕记忆,因记忆会挑战权威;百姓沉默,因沉默能换取苟安。
>可一旦允许谎言存续,正义便永远无法落地生根。
>
>青梧井下所藏,不仅是账册、名单、密令,更是一套完整的“真相保存机制”??如何在高压之下传递信息,如何让思想穿越时间而不腐烂。
>此法共分七步:编码、伪装、埋藏、标记、传承、唤醒、扩散。
>你已完成第六步。现在,轮到第七步了。
>
>记住:真正的清算,不是由皇帝下令开始的,是由普通人开口提问那一刻开始的。
>
>??师柳莺绝笔
林晚舟读罢,久久不能言语。火光映照下,她看见石室四壁刻满了细密文字,全是历代志士仁人留下的箴言与控诉。有人写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有人刻下妻子儿女的名字,说“愿后人知她们因何而亡”。还有人画了一幅地图,指向全国各地类似的秘密藏档点。
她终于明白,这不是一个人的抗争,而是一条绵延百年的暗河,从未断流。
她将所有资料仔细打包,用防水油布层层包裹,准备带回书院复制。然而就在她踏上阶梯之际,头顶忽然传来脚步声,紧接着,一块巨石轰然落下,封死了出口!
“出来吧,林姑娘。”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上方传来,“我知道你在下面。”
是李维安??现任礼部尚书,也是“清源委员会”副主席。此人表面温文尔雅,提倡宽容教育,背地里却多次施压学校删除教案内容。他曾公开宣称:“过多讨论黑暗历史,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林晚舟握紧匕首,冷静回应:“你想干什么?杀了我?那你如何解释我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我不杀你。”李维安冷笑,“我会说,你私自挖掘古迹,惊扰先贤英灵,精神失常,跳井自尽。这口井本就传说闹鬼,百姓最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