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以建平侯的丰富经验,说不定,已经增援上去了”
“下臣的意思”
“为确保万无一失,还是派人催一下,下令建平侯,尽快北上,增援五通,同安湾”
“毕竟,五通那边的潮水,退不了多少,大型战船,还是能走的”
“当然了”
“即便是同安湾,没有守在,咱们也不用过于忧心”
“驻守高崎的,是右虎卫陈鹏将军”
“这一千五百的精锐,全是顶盔掼甲的猛士,足够保证北面的安全”
、、、
确实是如此,这时候能增援同安湾的,也就是剩下外海了。
一东一西,西边的石湖礁,已经失守了,想增援上去,增援同安湾,简直是痴人说梦话。
所以说,才思敏捷的陈参军,就想到了郑泰。
毕竟,谁都知道,外海方向,唯一有空余兵力的人,就剩下那个老家伙了。
“最后”
“下臣建议王爷,也要催一催海门岛”
“援剿左右镇,右武卫,3个镇,都是精锐之师”
“传令三位将军,尽快搞定黄悟那个清狗子”
“到时候,潮水涨上来以后”
“山下的三个镇,筼筜湖的水师,都可以出动了”
“到时候,就到了咱们,反攻反杀这帮清狗子,替将士们报仇雪耻”
、、、
仗打到这个份上,基本上都能看清了。
外海方向,郑氏的水师,基本上没问题了,能稳住局面。
海门岛方向,也增援上去了,顶住了叛贼黄悟的冲杀。
石湖礁,已经失守了,援兵也在路上。
最后,也就剩下一个地方了,也就是同安湾,距离太远,力有不逮。
好在一点,郑泰的水师,还有兵力富足,可以增援上去。
。。。。
猴屿,火烧岛,周边的海域。
明郑,四千多将士,近两百艘中小型战船,铺满了海湾海域,一个劲的往北冲去。
石湖礁失守了,最胆寒,最忧心,最心急的人,就是这帮援兵了。
“兄弟们”
“用力,再用力,摇橹啊,用力啊”
“快快快,再加快,再快点”
“兄弟们,儿郎们”
“上面就是石湖礁,咱们的兄弟,正被鞑子围攻,围杀”
“兄弟们”
“加把劲,冲上去,增援咱们的兄弟,干掉清狗子,一个不留”
、、、
前提督黄廷,水师后者施举,两个明郑的大将。
满头大汗,心急如焚,各自骑在自己的坐舰船首上,暴吼怒吼,激励自己的将士。
站在他们这个方向,就已经可以看见石湖礁了,一目了然啊。
上面的海域,郑军的战旗,是越来越少了。
可以预见,上面的吴豫,黄昭,他们的军队,正在被清狗子绞杀,每一个呼吸,都有人被斩杀。
尤其是吴豫,他的坐舰战旗,好像都不见了。
那就意味着,吴豫是凶多吉少了,甚至是已经阵亡了,毕竟兵力悬殊太大。
之前,上一波援兵,水师一镇陈辉,也增援上去了。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也看不到了。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也是接战了,可能是马銮湾接战了。
越是如此,黄廷和施举,就越是担心,怕赶不上趟,最后上去了,也是收尸的份。
但是,他们也没办法啊。
潮水退下去了,潮水才刚刚回涨,距离满潮还远着呢,主力战船,跑不动,有心无力啊。
。。。
厦门本岛,筼筜湖,明郑水师老巢。
一支由六七十艘,中小战船组成的小舰队,正在紧急集合,整装待发中。
一个中等身材,两鬓斑白的老战将,正站在一艘水艍船的船首上。
面容肃穆,一丝不苟的,对着一个壮汉猛将,郑重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