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议反对,或是往后推迟出兵。
很明显,这一次,大西南帮派,是铁了心抱团取暖,想阻止朱皇帝出兵了。
“嗯”
这时,上面的朱皇帝,已经坐回了龙座上。
面对七个重臣的劝谏意见,他没有一丝的反应,瘫着脸,紧紧嗯了一声。
放眼望去,邬昌期,张佐宸,程源,扶纲,沐天波,胡璇,杨昌业,都是重臣大佬。
朱皇帝是有所预料的,毕竟这帮人,都是大西南的代表人物之一。
东征北伐,打赢了,他们的权势,也不会增加太多。
真正受益的人,反而是外人,江南人,江浙人,或是以后的中原人。
但是,一旦打输了,他们手中的权势,说不定就灰飞烟灭了,再次变成流浪狗。
何苦来着,何必逞强,为何要给别人做嫁衣啊。
至于龚彝和王夫之,也是西南人。
不过,他们都是户部的大佬,钱粮就是他们准备的,反对个锤子啊。
这要是反对的话,朱皇帝早就撸了他们,留着过年啊。
“两位总督”
“郭爱卿,连爱卿”
“你们都是老成谋国的重臣忠臣,也说说看”
朱皇帝并没有回应七个重臣的反对,反而看着两个封疆大吏,想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郭之奇是潮州人,连城璧是江西人,一直在广东做官,跟大西南牵扯少。
没错的,朝廷的六部重臣,形同于内阁,权势滔天。
但并不是离不开他们,有资格做的大臣,大有人在啊。
朱皇帝的麾下,就有三个总督,文安之,郭之奇,连城璧,都是封疆大吏。
这三个人,随便拎一个回来,做朝廷的六部尚书,内阁首辅,都是绰绰有余的。
这也是朱皇帝为何,召集那么多重臣和大将,回朝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