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
“老夫是辽东人,之前也是在关中”
“这个大江南,老夫也是一个陌生人,鬼都不认识”
“这个进城的路啊,还是唐将军带着老夫,混进来的”
、、、
实话实说,吴老头这一点,确实是没有说谎话。
他是辽东人,以前也是关中人,从来没到过大江南。
说的好听点,他来大江南,就是为了劝降祖永烈,也是为了给祖氏一个机会。
当然了,大家都是血盟姻亲,一荣俱荣的,好处大家分享,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
“老夫不认识,别人认识啊”
“整个大江南,都是东林党,复社的大本营”
“放眼过去,所有的豪门世家,都是读书人出身”
“每个世家,历朝历代,都出过无数的进士举人,深受朱明皇室的恩惠”
“这走在大街上,你都分不清,到底谁是谁,谁是不是抗清义士”
“打仗的时候,城里的绿营兵将,丁壮民夫,你也分不清,谁是不是奸细”
“如此复杂的大江南”
“永烈啊”
“老李啊”
“你们就是一个外来人,来自辽东的蛮子,武夫,杀胚”
“人生地不熟,抬头看路,都找不到几个亲朋故友,还守个锤子啊”
、、、
说罢,老贼头吴三风,对着祖永烈,又是一顿疯狂输出,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大江南,那是东林复社,士族的大本营,世家豪门的根据地。
大明养士三百年,这个大江南,就是精华所在,基本上都出过进士举人。
大家都知道,大明对待读书人的恩典,宽容的很啊,直接就免税了。
没错的,这帮江南人,屡战屡败,打仗一塌糊涂。
但是,这帮读书人,心眼贼坏,搅屎棍的功夫,那也是一流的。
祖永烈,一个辽东人,处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人生地不熟的,死守个屁啊。
这是直接的,点出祖永烈的软肋啊。
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接见外人,深更半夜的夜猫子,估计也是想找退路的。
“大家都知道”
“当年,满清下江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一道剃头令,又有多少豪门世家,士族士子,惨遭屠戮”
“如今,大明的皇帝,要是开启东征北伐”
“你就可以想一想,会有多少江南世家,多少绿营兵将,杀官举事,夹道欢迎”
“更何况,你们也知道,锦衣卫都到了这里”
“联络其他的守将,江南的世家,也就轮不上老夫了”
“你们,再想一想吧”
“去年的北伐大战,就有不少知府守将,驻足观望,坐看江南鞑子败亡”
“这要是朝廷东征,光复旧都,那种热闹场面,不要太完美啊”
“所以啊,永烈啊,你要是不上,别人肯定就要上的”
“有一堆的江南世家,绿营兵将,就等着这个泼天富贵啊”
、、、
说着说着,老辣的吴三风,已经是咬牙切齿了,恨铁不成钢。
没错的,满清南下,一路平推下来,一战灭了弘光王朝。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还有后面的剃头令,高举屠刀,肆意疯狂屠杀,劫掠世家财富。
整个大江南,有一大堆的百年世家,屡受大明皇恩,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肯定恨透了满清鞑子。
这也是为何,到了康熙中后期,大江南还是难于稳定下来。
迫不得已,满清中央,只能下死手了,一边搞文字狱,疯狂继续屠杀。
一边又磨刀霍霍,瓜分大江南,一切为二,变成了江苏和安徽两省,以防尾大不掉。
不出意外,现在的江南清军,也会遇到这种恶劣环境。
延平王北伐,震动整个大江南北,朱皇帝要是东征,大江南就得疯狂了。
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