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又一次,进入了自言自语模式。
是的,大明王朝,两三百年,翻番也是正常的啊。
尤其是在古代,普通老百姓,黑灯瞎火,没有手机电脑,除了打水井,生孩子,无事可做啊。
更何况,进入了大航海时代,欧洲红毛鬼,也会把土豆番薯,带到大明的地界啊。
这玩意,就跟宋朝的时候,引进占城稻一样,革命性的农作物,可以养活太多人了。
所以说,万历年间,天启初期,天下还没有大乱之前。
天时地利环境,再加上高产值农作物,全部凑到一起了,人口也就进入了爆发期。
同样,也正是因为人口的大爆发,再加上后面的天灾,缺少抗风险能力的封建王朝,一下子也就崩了。
要知道,后世的东大,每年都是玩命进口米粮,也是到了21世纪,才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呼、、”
沉思暗忖了一会,朱皇帝深吸一口气,重重的点了点头。
对这个大明王朝,还有历朝历代的人口,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总之一句话,正常情况下,没有革命性的农作物出现,或是高科技加成的情况下。
整个中原,九州大地,能养活五六千万,八九千万,就算是尽头了。
“龚尚书”
“说的好,朕是听懂了”
“再说一说,现在的人口丁口吧”
“全国的,满清鞑子的,还有咱们自己的,都详细说一说”
是的,说来说去,聊那么多,其实还是要回到现实,回到明清双方的国力问题。
以前,穿越而来的朱雍槺,靠军队的粮饷,还有一些强硬狡诈的手段,夺取了监国和大明皇位。
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好这个皇帝,或是真正的做到,驱除鞑虏,光复江山,就不能这么搞了。
至少,得在朝局格局方面,经济政治方面,下功夫了。
不能一根筋,一心盯着军事军队,那是真正的穷兵黩武。
“咳咳”
终于回到了正题,老辣稳重的龚彝,轻咳两声,清了清嗓门,稳定了一下情绪。
“回禀陛下”
“大明王朝,从天启年间,就开始乱了”
“直至今日,打了几十年,天下还是纷争乱战,厮杀不断”
“无论满清鞑子,还是本朝,这几十年来,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人丁统计”
“所以说,这个人丁数据,也只能靠估算了”
“老臣,还有各位同僚,也是根据大西南六省,各州府县的赋税情况,推算出的一些数据”
“如今整个国家,两京十三省,总人口数据”
“应该是在7500万,到8000万左右,也就是对半砍”
、、、
是的,战争就是这么的残酷,死伤无数。
兵过如梳,匪过如篦,赤地千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尤其是这几十年,满清入主中原以后,从北打到南,一路横推过来,屠城灭口是家常便饭。
当然了,这个数据,户部也只能靠猜想了,毕竟没有进行真正的人口大普查。
“当然了”
“官府在册的数据,或是缴纳赋税的人口,应该是6千万,甚至都不到”
“其他的,都是隐户,逃户,客户”
“这个数据,历朝历代,都是存在的,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就像,在万历年间,全国的总人口,在1.5亿左右”
“但,真正缴纳赋税的丁口人口,能有一个亿,就非常不错了”
“这十几年来,本朝和满清鞑子,打生打死,钱粮赋税,到处都是窟窿”
“迫不得已,双方都在找人,强制各州府的世家门阀,豪商贵族,贡献丁口和粮饷”
是的,官府在册的丁口数量,跟真实的人口,肯定是有差距的。
毕竟,人不是动物,猪狗牛羊,人是有脑子的。
各个州府县的大地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