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了,外围的战场,也都稳定下来了。
于是乎,朱皇帝暗自下令,锦衣卫,东厂,都察院,刑部,全部一起,搞一个联合行动。
不出所料,被突然袭击的朝臣,各州府县的官员,下马了一大批,全部砍头剁首,剥皮揎草。
没办法啊,这就是乱世,人命如草芥,即便是很多朝臣反对,朱皇帝继续杀。
如果,是和平年代,朱皇帝为了朝局的安稳,自己的形象,也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咚咚咚”
、、、
朱皇帝的话音落下,周边陷入了死寂,就剩下嘈杂的打铁声了。
一众朝臣,随从们,再也扛不住了,纷纷跪下去,磕头如捣蒜,一个个口中高呼着:
“吾皇万岁”
“陛下圣明”
“陛下天威”
“臣等谨记在心”
“末将谨遵圣命”
、、、
太炸裂了啊,好好的巡视工匠营,最后搞成了挨骂大会,他们都受不了啊。
尤其是卢若腾,这个可怜的江南人,德高望重的几朝元老,就他妈的,更悲催了。
别人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是没看到的,直接变成了吃屁大会,差点就熄火完球了。
但是,老辣的卢老头,也不敢抱怨,也变的更加小心谨慎,不想搞砸这个天胡开局啊。
没错的,他是看出来了,朱皇帝改革了很多,朝廷的弊端和漏洞,欣欣向荣啊。
所以说,要想把工部做的更好,难度不小的,要搞砸,却是非常容易,掉脑袋也不是不可能的。
“行了”
“好了”
“都起来吧”
霸道威武的朱皇帝,并没有放过他们,很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让他们起来,还随口告诫说道:
“好话说尽,言至于此”
“你们啊,好自为之吧”
“金侍郎”
“你带路,去隔壁作坊,看看你口中的战车吧”
说到最后的时候,朱皇帝才把目光,看向一旁,跪在地上的金光,让他带路去隔壁的工坊。
没错的,如今的大明王朝,正式进入了东征北伐的冲刺阶段,朱皇帝就更忙了。
是的,整顿朝廷,军队收编改编,土司围剿战,江南人入朝了,都是差不多了。
很自然的,朝廷的兵部,户部和工部,也跟着进入冲刺阶段。
这时候,身为第一人的朱皇帝,也很自然的,成为了最忙碌的人,日以继夜,宵衣旰食。
今天,来这个作坊,其实是路过的,随意看几眼,突然谈到了事情,就多说了几句。
但是,真正的目的,反而是在隔壁,另一个工匠营作坊,兵部下令打造的战车。
没错的,这个金光,就是战车的重要支持者。
大力推荐,想营造大量的战车,用于对抗满清的骑兵集团。
“咳咳、、”
半刻钟后,一众人就来到了隔壁工坊,这里的环境,就相对好一点,没有那么多打铁噪音。
为首的兵部右侍郎金光,站在朱皇帝身边,轻咳两声,浑身激动,满脸自豪的指着几辆战车,大声介绍道:
“陛下”
“诸位同僚,将军”
“这就是重型厢车”
“左侧的偏厢车,右侧的是正厢车”
没错的,这就是他的杰作,用于备战东征北伐,对抗满清鞑子骑兵的利器之一。
尚书邹简臣,是四川人,左侍郎龚铭,也是大西南人。
大西南几个省,崇山峻岭,山多林密,道路崎岖,走路都成问题,更不适合骑兵冲杀,战车营转运。
久而久之,在他们眼里,军队的战术,也就慢慢习惯,山川地貌,只能用一些盾车和重手盾。
金光是浙江人,但是去了辽东,变成了尚可喜的幕僚,早就习惯了关外平原,骑兵集团冲杀。
如今,大明王朝,早就定下了,要东征北伐,时机也差不多了。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