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一旦动兵,征调朝廷大军,之前所有的筹谋,战略筹划,必然是荡然无存,前功尽弃”
“偌大的战略优势,瞬间变成致命的弱点弱势、、、”
说完后,这个兵部尚书,也是一样,跟着老叔公,一起玩命磕头,劝谏劝阻朱皇帝动用大军。
没错,大朝会过后,邹简臣是被朱皇帝猜忌,从来不给什么好脸色。
但是,如今,真正到了关键时刻,邹简臣也不会含糊的,绝对会站稳脚跟的。
没办法,大明朱皇帝,大明刘皇后,岷王府,蜀王府,缪乌郡王府,邹府,都是利益共同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都离不开谁,都是一根藤上的蚂蚱。
再有,现在是大明中华王朝了,不是当初永历王朝,在永昌府,有一天没一天的。
总之,一句话,现在的大明,不需要朱皇帝去冒险搏杀了。
更何况,擅自出兵湖广,调动所有的兵力,即便是有20万,那又能如何呢。
满清的兵力更多,别说是北方了,江南各州府,就能筹集20万大军,直接增援湖广,怼死朱皇帝。
到时候,那就不好玩了啊,真正的对阵决战,满清的国力,还是稳稳的占据上风啊。
再有,就是战略规划,战前准备方面,全部都要重新来过。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单单钱粮这一方面,广东的府库,就已经堆满了粮饷,就等着后面的东征北伐呢。
“咚咚咚”
无独有偶,兵部尚书劝完了,左侍郎龚铭,这个老狐狸,继续磕头继续劝:
“陛下啊”
“不可浪战啊”
“征伐天下,当徐徐图之,宜缓不宜急”
“几个老兵痞,跑了就跑了,何足挂齿”
“陛下弱冠之年,风华正茂,英明神武”
“天时,地利,人和,全部站在大明的这一边,满清无能为也、、”
劝完以后,这个老狐狸,也是中规中矩,跟在朱企鋘和邹简臣后面,一起磕头。
这就是给朱皇帝,当面施压,希望打消朱皇帝动兵的念头。
是的,几个军头老匹夫而已,投降满清就投了呗,又不是没见过。
明末清初,几十年了,满世界都是武夫,三姓,四姓,五姓家奴,遍地都是啊。
刚刚说的贺珍,朱皇帝手下的马鹞子,就是典型啊,流贼,大明,满清,来来回回的,投降投诚五六次。
更何况,朱皇帝还这么年轻呢,大西南又有山川地利,满清又是外族,这些都是大明的战略优势啊。
“咚咚咚、、”
有二就有三,右侍郎金光,也不敢人后,同样梗着脖子,开口大声劝谏:
“陛下圣明”
“成大事者,不谋于众,谋大事者,必藏于心!”
“欲成大事者,需慢于言,慢于气,慢于行,谨小慎微,不可操之过急”
“陛下雄才伟略,鼎砥大西南,仅仅一年有余,根基不稳啊”
“缅甸,阿拉干,旧港府,还有新收的占城府,尚且反复无常”
“川滇黔,土司围剿战,改土归流,川南余孽,滇北木氏余孽”
“还有,青藏雪域,和硕特,蒙古鞑子,胆敢藏匿木氏余孽,也必然是虎视眈眈”
“咚咚咚、、”
也是老样子,大声劝完以后,继续排队,继续跪地磕头。
此时此刻,兵部三巨头,这三个战略谋士,都是心照不宣,根本不给朱皇帝说话的机会。
直接跪地磕头,瞪着眼睛,玩命劝谏,这一劝说就是两轮。
别看,他们三个,平时不怎么对眼,相互竞争,甚至是拆台互搞。
但是,真正到了关键的时候,他们就会抱团了,共同对付霸道专横的朱皇帝。
没错的,都是千年的狐狸,他们太了解朱皇帝了。
别看,刚开始的,一直咋咋呼呼的,一个个部门,都在呵斥追责,挑重臣的毛病和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