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下去,就得挨刀子了。
要知道,这样的税收一改,朝廷的营收,可能就得减半了啊。
更何况,这确实是仁政了,农户留五成,等同于以前的地主收租。
当然了,亏损的人,还是地主阶级,因为上缴了两成,只能留下三成。
“龚尚书”
“营庄制,二五三的税制”
“你想过吗?朝廷的四成,变成了两成”
“这一部分的亏空,如何弥补?”
“刚才,朕就说过了,朝廷的军队,足粮足饷的”
“朕的军队,可不能饿肚子啊,对吧”
眼看着,开始质问了。
没错,他的心中,有一个大概,对今年的税收,有信心的。
还有一点,朝廷还有存银和存粮,皇宫的内帑,也有不少存货。
更何况,心思深沉的朱皇帝,还有别的地方,可以搞银子,正在实施中。
但是,他肯定要给户部压力,否则就会偷懒,得过且过。
“咚咚咚”
老辣的龚彝,已经被逼到墙角了,容不得半点的犹豫,直接双膝一软,跪下去,磕头高呼:
“回禀陛下”
“月初的时候,户部上下,核算过财政”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朝廷的赋税,将超过2千万两”
“老臣龚彝,在这里代表户部,也给陛下和朝廷,打个包票”
“如果到了明年年底,朝廷收不上2千万两”
“老臣立马辞官,告老回乡,永不踏足朝堂半步”
没错,没得三两三,哪里敢干朱雍槺的户部尚书啊。
刚才,他敢喊出两成的赋税,就是核算过的数字啊,并不是信口开河。
就像朱皇帝手里的东西,那个小本子,就是龚彝的日常记录。
朝廷有多少丁口,那个省有多少耕地,明年又有多少耕地,都有一个预测的数字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朱皇帝在搞土司,很快就要出兵了。
不出意外的话,整个大西南,丁口至少增长200万以上,田亩就更多了,这就是底气啊。
“呵呵”
“说说看”
“具体有哪些举措,哪些预期”
“你们知道的,喊口号,是没用的”
“大明要是缺赋税,军队是第一个不答应”
“到时候,那就不是辞官的事情了,有些人的吃饭家伙,估计也要搬家了”
杀伐果断的朱皇帝,嘴角上翘,呵呵一笑,盯着信誓旦旦龚彝,又开始语言威胁了。
没错,如果真的到了那么一天,龚彝肯定不是辞官问题了。
到时候,军队没了粮饷,朝廷发不出俸禄,朱皇帝肯定要动手的,借人头平息众怒。
“咕噜、、”
跪在地上的龚彝,脑子一个激灵,冷汗都吓出来了,瞬间清醒了不少,猛吞几口苦水。
朱皇帝的潜台词,他是听出来了,更是相信朱皇帝做的出来。
想一想磨盘山,潞江西岸,楚雄城外,贵阳城外,阿瓦城河畔,尸骨累累,京观景观啊。
“咚咚咚”
“回禀陛下”
“首先,是朝廷的地盘,大了不少”
“老臣和户部,估算过了,可纳税的耕地,至少一万万亩”
“按照两成的田赋,就是有两千万两,如果是八成,也有1600万两”
“其次是商税,广东是商税大省,税收不会少”
“还有缅甸和云南,这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税收更多”
“最后是海贸关税,广州府,旧港府,阿拉干,阿瓦城等等,都是关税的重地”
没错,老辣的龚彝,心中早有定数了,否则的话,也不会跨下海口。
其实,他还是很保守的,因为两千万两,肯定不够朱皇帝开销。
现在是30万军队,如果东征拿下南直隶,50万军队都打不住的。
到时候,一年的饷银,就差不多900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