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乱斗,一直持续到大明王朝的灭亡。
“咚咚咚”
“吾皇万岁”
“大明万年”
“陛下圣明”
“日月山河永在”
、、、
没得说了,朱皇帝的宣言,话音刚刚落下,殿下的文臣武将,再次站出来,跪地磕头,山呼万岁圣明。
都不是傻子,自然听得出,看得见朱皇帝的杀意,绝不是开玩笑的。
没错,领兵打仗,御驾亲征那么久,南征北战,朱皇帝身上的杀气,早就非常浓烈了。
他们都很清楚,有些事情,皇帝可能会商讨商量,但涉及到兵权,谁冲上去,谁的脑袋壳,立马搬家。
“朕知道”
“上面的人选,五军都督府的各个主官”
“有些大臣和将军,可能不大服气,觉的威望不大行”
“没办法啊,天下的形势,就是如此,满清还窃据了华夏九州呢”
“晋王李将军,在湖广,替朕围攻洪老狗,对峙了好几个月”
“巩昌王白将军,在缅甸阿瓦城,替朕看管大明的祖宗之地”
“广国公贺将军,在广东广州,替朕看守,朝廷的赋税重地”
“还有黔国公沐将军,以前在川南领兵杀鞑子,过几天,又要领兵出征了”
“所以说啊”
“现在,朕的大将们,还不是马放南山,留守享清福的时候”
说实在,这一份五军的主官名单,确实是不咋地。
最简单的道理,大西军的核心大将,一个都没有,有一点不近人情。
但是,确实是没办法,天下的大势就是如此,朱皇帝的朝廷,需要大将领兵打仗。
更何况,朱皇帝制定的五军都督府,本身就是个花架子,空缺太多了,以后可以慢慢调整的。
不出意外的话,将来拿下南京后,这个五军都督府,还有朝廷别的部门,又要进行一次大调整。
“呼哧”
“既然说到了五军,那就说一说,军队的扩编吧”
搞定了五军都督府,一言九鼎的朱皇帝,深吸一口气,立刻把话题一转,说到了扩兵的大事。
没错,大明的地盘,越来越大了,将来的东征北伐,需要的兵马,也会越来越多。
当然了,大明的朝廷,国力越强盛,将来满清的阻力,也会越强大。
所以说,这个时候,朱皇帝得趁着,这个小朝廷,还能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下,尽快完成组织架构。
“陛下啊”
“请三思啊”
“朝廷的粮饷赋税,不足啊,不堪重负啊”
这不,大殿皇帝三思而后行。
太奢侈了啊,上次在沐王府的晚宴,刚刚定下10个营编制,全是土司明协营。
如果再加上前面的,忠贞营10个营,那就是20个营,6万人啊。
此时此刻,这个老狐狸铁头娃,有点想撞死在台阶下,花钱如流水啊。
“龚尚书”
“切勿多虑,朕心里有数”
至于粮饷的事情,朱皇帝心里,确实是有数,开口郑重的安慰龚彝。
没错,他是算过的,养兵半年以上的粮饷,朝廷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一年后的养兵问题,那就多想了,练出来的兵马,又不是死人,不会出去抢劫啊。
东征南直隶和江浙,那都是赋税重地,人丁多,遍地是黄金。
实在不行的话,不是还有隔壁嘛,下缅甸,暹罗,柬埔寨,澜沧和安南,邻居屯粮,我屯枪。
更何况,他还有别的想法,去别的地方搞钱,最近已经开始行动了。
“首先,是二炮营的扩编”
“潘忠将军的直领兵马,扩充到3千人”
“四个二炮司,每一个司2千人,总计1.1万人”
“兵部和户部,要尽快抽调新兵,打造更多的火炮火器,完成二炮营的扩充”
“对了”
“还有户部,要征调更多的战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