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想不到啊,对手这么狠辣,直接自残两刀,直接给自己放血了。
所以说,内心愤慨的李来亨,彻底整不会了,陷入了呆滞阶段。
“嗯”
坐在主位上的朱皇帝,看戏看的差不多了。
喝完一口茶,放下杯子,点头嗯了一声,准备开口说话。
“晋王啊”
“别磕了,起来吧”
“朕说了,这是家宴”
“至于,你说的降爵位”
“朕也早就是说过了,再等等看”
“朕并非是为难你,那是为了朝廷的大局”
“更何况,即便是要动爵位,那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起来吧”
、、、
说罢,抬了抬手,示意李定国起来。
是的,之前,朱皇帝就拒绝过两回了,这是第三次。
毕竟,口风是口风,实施下定论,还远着呢。
朝廷的爵位问题,涉及面太广了,根本不是一个李定国的问题。
弘光朝,隆武朝,永历朝,有400多个爵位呢。
当然了,朱皇帝已经处理掉一部分了,至少一半以上,被干掉了。
但是,剩下的,就不好动了,基本上都是有实权的。
今天晚上,朱皇帝为何品着茶,让李来亨把话说完。
真实的意图,就是让李定国看清现实问题,他们大西军的爵位,问题太大了。
“临国公”
“你也一样,起来吧”
“这是家宴,跪着就不成体统了”
“至于,爵位的事情”
“大朝会的时候,你也是在现场的”
“朕把那么多的爵位,都降下去了,也废了不少”
“晋王的爵位,确实也是如此,上书了两次,朕也都拒绝了”
“并不是不想动,只是形势所迫,时机不对,不可大动干戈”
、、、
说道这里,朱皇帝顿了一下。
等两个军方大佬,都站起来了,才满意的点了头,继续说道:
“朕说了”
“你们是朝廷的大功臣,汉人的脊梁骨”
“这些话,都是诚心实意的,绝非是信口开河”
“不单单是你们,还有巩昌王,淮国公,广国公,黔国公,靖国公,益国公等等”
“这些人,也都是朝廷的功臣勋贵”
“如果,没有你们的浴血拼杀,朕的大明王朝,早就灰飞烟灭了”
“你们也知道,朕的朝廷,最是重视战功,尤其是武将的功勋”
“所以说,这个功勋爵位问题”
“朕还在考虑,筹划谋划,既不能违背朱明皇室的祖训,也不能伤了功臣的忠心”
“怎么样?”
“李晋王,临国公”
“朕的两个老丈人,朕的这个答复,可否满意?”
、、、
稀里哗啦的一大堆,说到最后,诚心实意的朱皇帝,还特意问了一句。
他的这个答复,如此方案,能不能满意啊。
功勋爵位,可不是小事情啊,搞砸了,国家也就差不多崩了。
秦朝统一六国,废黜封国分封制,实行郡县,功勋爵位制度。
力拔山兮气盖世,西楚霸王项羽,百战百胜,所向无敌,战神级别的存在。
如此强悍的霸主,最后为何输给老流氓刘邦啊。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倒流历史,重新实行了封国分封制。
在历史的车轮底下,别说是西楚霸王了,就是耶稣来了,也得跪下去唱征服。
同样,现在的朱雍槺,也遇到了大难题,爵位问题。
南明四个皇帝,懦弱无能,大封特封,功勋一大堆,总兵不如狗。
继承了永历朝廷的朱雍槺,注定没得好果子吃,即便是米工汤,也得好好品尝几顿。
大西军,忠贞营,还有乱七八糟的杂牌,更有岷王府嫡系,降将光头将,那都是功臣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