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你们都在湖广,四川”
“守护朕的万里江山,拼死杀敌,抵御满清的攻伐入侵”
“十几年来,披星戴月,勤勤恳恳,屡立战功,劳苦功高,功勋卓着,功高盖世”
“说实在的”
“要不是时局不稳,这一顿酒席,朕早就应该办了”
“朕代表朱明皇室,大明的子民,千千万万的华夏汉人”
“在这里,好好感谢你们俩,还有你们身后的将士”
“十年如一日,拎着脑袋上阵,浴血奋战,坚持抗清杀鞑子”
“来来来”
“两位,朕的大英雄,举世无双的华夏脊梁骨”
“干了这碗酒,略表朕的崇高敬意”
、、、
说罢,强势老辣的朱皇帝,随手抓起大海碗,遥敬左右两侧,两个大军阀头子。
目光坦诚,真诚实意,重重点了点头,再仰起长脖子,咕噜咕噜往下倒,跟牛饮似的。
是的,这都是私底下的家宴,没有一个是外人。
脸厚似城墙的朱皇帝,夸赞的好话,跟倒水似的,不要钱的,哗哗哗往外泼。
什么老丈人,什么大英雄,什么华夏脊梁骨,功高盖世,功勋卓着,所有的高帽子,统统全部丢过去。
他妈的,一国之君,孤家寡人,可不是开玩笑的。
爱江山,爱美人,就得守住江山,就得厚颜无耻。
爱面子,讲究仁义道德的傻帽皇帝,在乱世里,肯定活不长的。
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正人君子。
试问一下,一国之君,下面的重臣大臣,都是老狐狸,脸皮子薄的,怎么被玩死都不知道。
更何况,现在是王朝末年,内忧外患,恪守道德底线,那就别玩了,没资格上桌子。
“啊、、”
“这、、”
左右两侧,李晋王和李来亨,已经傻眼了。
目瞪口呆,面面相觑,支支吾吾的,脸上黝黑的老树皮,燥红热啊。
这他妈的,他们是杀将老武夫啊,面对如此不要脸皮的皇帝,哪里抗不得住啊。
全是高帽子,夸赞一大堆,抗清大英雄,汉人的脊梁骨,说的他们吃不消啊。
别的不说吧,仅仅一句,朱皇帝的岳丈老丈人,就够他们激动三天三夜了。
“咚咚咚”
呆了一会,李定国和李来亨,再也扛不住了。
浑身激动颤抖着,霍的一下猛地站起来,先跪下,猛磕几个响头,敞开肺管子,放声高呼:
“末将李定国”
“末将李来亨”
“叩谢陛下恩典”
“陛下但有所令,末将誓死相随”
“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咚咚咚”
吼完以后,两个老武夫,还觉得不够过瘾,继续玩命磕头,嘭嘭直响。
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朱皇帝都这么客气了,把他们两个军阀,看的如此重视,抬得太高了啊。
没办法,武夫出身的他们,也就只剩下效死效命,为皇室效忠拼命了。
更何况,他们两家,早就跟朱皇帝绑在了一起。
没看到嘛,朱皇帝的旁边,两个乖巧妃子,就是他们的嫡女啊。
其实,心底里,两个老武夫,都是心里有数的。
十几年来,他们两家,高举大明皇室,抗清杀鞑子,并没有那么伟大。
毕竟,满清鞑子,弄死了李闯王和八大王,那也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之仇。
李定国,李来亨,身为两大势力的嫡系后人。
要想继承八大王和李闯王的残部势力,站稳脚跟,只能低头猛干,跟鞑子拼个你死我活。
如果,他们要是跪了满清,他们的部将和军队,也会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如今,他们更是幸运,遇到百年难得一遇的明君圣君,敢打敢杀的武夫皇帝。
如此重情重义,重视高看他们两家,曾经的流民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