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反抗,拒不交出朱以海。
或是直接被逼反,转投满清鞑子,那就想多了。
福建郑氏的第一代海盗,龙头郑芝龙投清,就造成了这个军阀集团,第一次内部大分裂。
第二代核心,延平王郑成功,能有今天的号召力。
也是靠着抗清杀鞑子的民族大义,大明朝廷的名义,才能聚集如此强势的军功集团。
一旦投清了,没了抗清英雄的人设,延平王就是败类,民族的罪人。
同时,这个海盗武装集团,也就没了内部凝聚力,分分钟散架,烟消云散,彻底分裂消亡。
要知道,历史上,延平王两次爽约李定国,就已经被一群历史爱好者,喷成了筛子。
“咚咚咚”
跪在地上的郑泰,心头巨震,躲开朱皇帝杀气森森的目光,继续猛磕头,口中高呼:
“陛下万岁”
“吾皇仁德”
“末将谨记教诲”
“回去之后,定当如实汇报”
、、、
这一次,他是真正的体会到了,朱皇帝的杀气,目光阴冷,眼神毫无生机。
今年,郑泰也快50岁了,在海上讨生活半辈子,是个十足的老武夫杀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皇帝的目光,到底是什么意思,他闻着味就知道了。
鲁王朱以海,曾经的大明监国,上面的朱皇帝,是志在必得的,没得商量。
这才是真的武夫杀胚皇帝,对自己的目标,毫不掩饰,战意十足,要么臣服,要么不死不休。
但是,郑泰还是不敢答应。
安南国郑氏,给钱给粮,送丁壮送海船,那是为了保命保平安,保住安南国的国祚。
福建郑氏,就得小心谨慎了,毕竟他们还打着大明的旗号。
一旦低头认怂了,那就得全完蛋,会被打着大明正统皇帝的朱雍槺,生吞活剥了。
“呵呵”
看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玩命头铁的老海盗,朱皇帝也不想逮着不放了,呵呵一笑。
这个老狐狸,杀胚老武夫,当真是头铁啊。
一问三推脱,一个准信也没有,全部推给背后的郑成功,也算是人才了。
“建平侯”
“刚才,你也看到了,听到了”
“朝堂上,也有不少的重臣,反对出兵福建”
“毕竟,朝廷有朝廷的难处,四处都在打仗,钱粮军队消耗无数”
“朕呐,即便是有心,也是无能为力”
“否则,朕也不会,向安南阮氏郑氏,开口索要兵丁要粮饷”
“对了”
“那个钱粮,你也带回去吧”
“金夏两岛,正在备战,更需要天量的钱粮”
“朕的朝廷,要不是困难,是应该拨付钱粮的,毕竟都是杀鞑子”
“朕的朝廷,没有派出援兵,但也不至于,拖你们的后腿、、”
、、、
是的,谈了半天,最后还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无疾而终。
没办法的,郑氏太头铁了,无药可救了。
给点银子,给点海船,送个嫡女,就想得到朱皇帝的援兵,太天真了,太小看朱皇帝的狠厉了。
如果是为了钱粮,人丁,为了抢夺地盘,增强大明的国力。
大明朝廷,有很多办法的,红河下游的安南国,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朱皇帝的妃子,是安南莫氏的公主,大明王朝,完全可以借用莫氏的名义大义,去干翻安南国。
到时候,又是几百万的人口,无数的金银,还有天量的米粮。
为何要傻乎乎的出兵福建啊,听宣不听调,号令不一,前线的将军,战术配合就是个笑话。
更何况,广东的驻军,只要有异动,福建的鞑子,肯定就龟缩了,如临大敌,还搞什么金夏两岛啊。
大殿下面,听到杀伐果断的朱皇帝,正式拒绝出兵了。
老海盗郑泰,虽有预感,但也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