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的,得留在中原”
“但是,他们的美妾小妻,就没问题了,可随他们同去,照料起居,抚慰孤独的心灵”
“在待遇上,也可以多加几成俸禄,多给一些福利待遇,探亲假”
“千里为官,也只为财嘛”
“朕相信,只要待遇给到位,他们还是会多多考虑”
“毕竟,苦读圣贤书,寒窗十几年,并不是每个人官吏,都是家财万贯,衣食无忧”
“这方面,可以跟户部对接一下,商量妥当,拿出一个切实可用的方案”
“历年的官员考核”
“这方面,也可以适时的,向他们倾斜一些资源,优先提拔任用,也算是一种加分项”
是的,如今的缺官吏局面,可能也不是缺人的问题。
更大的可能,是很多官吏,基层的小官员,对任职东南亚外海,有不少的顾忌。
毕竟,在这个时代,那些鬼地方,都是蛮荒野地野人,未开化的夷人。
他们这些士子,基层官吏,苦读圣贤书,苦熬十几年,可不是为了配边疆,做野人的官员。
所以说,朱皇帝是在提醒吏部,多考虑一些为官之道,基层官吏的切身利益问题。
去中南半岛,任职的时候,可以带上家属啊,提高待遇啊,优先考核任用啥的。
没错,前世的朱皇帝,就是老油子,机关公务狗一枚,太清楚里面的弯弯道道了。
“还有一点”
“就是任职海外,东南亚的年限,也要考虑进去”
“给个期限,三年,或是五年的期限,就可以调回中原,品级升半级,考核优良的升一级”
“总要给他们这些,为国尽忠的官吏,多留一些希望和盼头”
“不能三年之后,是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一晃眼,就是十年过去了”
“到时候,蹉跎岁月,无尽无头,回到老家,也是两鬓斑白,家人相顾两行泪”
没错,说到年限的这个问题,朱皇帝就想到了,后世的挂职。
后世的东大,每年都会搞这种遴选,抽调一些省市县的年轻干部,去下面的乡镇挂职。
基本上,下放之前,组织部都会找这些人谈话,给出具体的承诺,免除一些的后顾之忧。
要知道,后世的一个电影,鼎鼎大名的无间道,响彻海内外。
里面的二五仔陈永仁,开喷过一句经典,三年之后是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一晃眼就十年了,无尽无头的无间道。
“再有一点”
“就是那些童生,落地的秀才,科举失利的举人”
“选拔,抽调,任职之后,也可以一边做官吏,一边准备科举会试”
“到时候,下一次的科举会试,在同等条件下,朝廷必须优先录用”
“朕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
“大明朝廷,只要拿出诚意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考虑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前程”
“到时候,各州府县,愿意去东南亚任职的官吏,必然是闻风而动,积极响应”
是的,中华五千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读书人的至理名言。
于是乎,历朝历代,都会有无数的读书人,闻鸡起舞,废寝忘食,梦想有一天,高中状元进士。
但是,现实太残酷了,官员永远比士子少,千军独木桥,凤毛麟角啊。
所以说,就有一大堆士子,名落深山,惨败而归,变成了百无一用的落魄士子。
这些人,就是吏部遴选的主要对象,没机会做官,但有机会去边疆,蛮荒之地,出任官员。
同样,朝廷也要给他们承诺,可以继续科举会试,更能优先录用。
“呃、、”
看着口若悬河的朱皇帝,哗哗哗的倒出一大堆,老辣的张佐宸,瞬间也听傻眼了,支支吾吾的。
当真是目瞪口呆啊,这他妈的,这也太夸张了吧。
没错,他可是吏部尚书啊,上面的朱皇帝,竟然在教他们做官啊。
这个朱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