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朱皇帝,也开始抓麻了,眉头紧皱,深叹一口气。
心中很无奈啊,那个该死的朱由榔,太废柴了啊,地盘太小,军政一塌糊涂,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啊。
缅甸那边,朱皇帝当然是最清楚了,反抗一直不断,基层官员,管理不到位啊。
好在,大规模的反叛闹事,已经变少了,毕竟留守军队那么多,胆子大的缅甸人,越砍越少了。
但是,这都是没办法的,毕竟根基太浅薄了,饭要一口口吃啊。
“咳咳”
就在这时,大殿左侧,吏部右侍郎胡璇站了出来,轻咳两声,躬身行礼,大声开口说道:
“启奏陛下”
“占城府事小,也就是几个县而已”
“老臣有个建言”
“要想彻底解决缅甸,阿拉干,中南半岛,基层官员的缺口问题”
“朝廷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恢复科举,在大西南,重新开放朝廷的科举应试”
“唯有如此,朝廷方能正常选拔有用之才,任命官员,这才是长久之计,利国利民的大事”
是的,这个家伙,就是张佐宸的心腹,大西南的核心成员之一。
没错的,今天他们这么多朝臣,兴师动众的,来这里恭贺朱皇帝,拿下了占城国。
其实,也是别有用心的,借着官员缺口的问题,再次进谏朱皇帝,赶紧开放科考吧。
是的,之前的一大堆,张佐宸说的,其实都是铺垫。
这个胡璇,身为吏部的主要官员,肯定要站出来,唱白脸了,把脓包问题捅出来。
看到了嘛,之前攻下来的缅甸和阿拉干,问题麻烦不断,就是因为基层官员不足的原因。
现在,再次兵,又攻下了占城国,地盘越来越大了,就需要更多的官员。
只有开放了科举,才能正常的选拔人才和官员,朝廷才能正常运转,真正的长治久安。
“不允”
“不可能”
骤然听到科举两个字,精明透顶的朱皇帝,脑子瞬间清醒过来,虎目一瞪,猛的坐直龙躯。
大手一挥,金口一开,断然坚决,毫不犹豫,厉声拒绝。
没错,听到这里的时候,朱皇帝已经回过神来了,差点着了他们的道啊。
是的,开放科举,选拔人才官员,这是朱皇帝的底线,上次大场会的时候,就已经否决了。
想不到啊,仅仅过去了两个月不到,他们这帮老顽固,又开始作了。
“咚咚咚、、”
果不其然,被朱皇帝拒绝以后,下面的铁头娃,并没有就此罢休。
为的张佐宸,后面的胡璇,程源,龚彝,扶纲,龚铭,杨昌彦,胡显等等。
甚至是,刚刚入朝,任职不久的,户部右侍郎王夫之,也跟着站出来。
一众大明王朝的重臣,纷纷跪地磕头,满目激动,放声高呼:
“陛下啊”
“科举,不能拖啊”
“选拔人才,任用官员,长治久安”
“陛下啊”
“科举士子,是大明王朝的根基啊”
“不能再拖了,会寒了士子们的心血啊”
、、、
磕头如捣蒜,磕头蹦蹦响,一个个重臣,脑门铁硬,瞬间就红肿了。
是的,这帮朝廷重臣,都是大西南朝廷的核心,身后都站着整个大西南,各个省府州县。
眼看着,大明朝廷的地盘,越来越大,国势国力,愈的欣欣向荣。
他们这些大西南的核心,确实是心动了,希望朝廷尽快开放科举,选拔更多的人才。
没办法,身为大西南人,身后的家族,联姻豪强,学阀士子一大堆,盘根错节啊。
可以说,每一个朝廷重臣,后面都有一大堆士族家族,涉及的读书人,少说也有几十上百个。
当然了,他们这些人,大部分也是为了公心,并不是真正的私心作祟。
没错的,正常的一个朝廷,如果要正常的运转,就少不了官员和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