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很明显,那个年轻的新皇帝,调教有方啊,把锦衣卫重建了,重用了起来。
再有一点,锦衣卫的据点,竟然展到了江浙地带,这就很不错了,很有前途的。
“多谢张部堂”
地上的唐平,也不做作,顺势站了起来,双手抱拳,微微躬身,感谢张煌言的体谅。
是的,他出身岷王府的侍卫,是朱皇帝真正的心腹将校。
去年的时候,他也跟随锦衣卫指挥使丁仁,出征腾冲州,打劫朱由榔的皇帝行苑啊。
所以说,联络浙东义军的任务,传达朱皇帝的圣旨,肯定要他自己去完成。
沉思了一会,唐平在怀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两封皱成一团的书信,双手递给张煌言,开口解释道:
“对了,张大人”
“这里有两封信,都是给你的”
“一个是太冲先生的介绍信,一个是姜斋先生的书信”
“末将是这边的负责人,找到了太冲先生,才知道这里的位置”
“但是,末将等人,对海况不熟悉,愣是找了半个月,才摸到这里”
是的,这个唐平,就是锦衣卫在浙江负责人,驻守躲藏在杭州周边。
一个多月以前,他们就收到昆明的密信密旨,要求他们寻找联络,义军的领张煌言。
但是,他们也不熟悉,两眼一抹黑,又不敢随意打听,怎么找啊。
整个江浙南直隶,可都是满清的地盘啊,抗清反清分子,不会脑门上贴东西的。
好在,后面出现了转折点,王夫之入朝了,给这边传信,同时告诉他们联络的方法。
没错,王夫之的书信,让锦衣卫直接去找黄宗羲,最后才拿到张煌言的秘密据点位置。
是的,明末清初的抗清义士,大名鼎鼎的几个人,都有书信来往。
这个黄宗羲,就在慈溪、绍兴、宁波和海宁等州府县,公开开馆讲学,作为他们的中间联络人。
历史上,就是这个黄宗羲,通过密信的方式,传信给张煌言,示警报信,满清要进攻的消息。
“对对对”
“太冲先生的书信,老夫看一看”
“啊哈”
“还有姜斋先生的书信,不得了,不得了”
“看来啊,你们是费心了,准备的很充分啊”
“也对,姜斋就在衡州,你们找到他,也是很容易的”
“对了”
“衡州打下了吗?”
“湖广打下来没有?”
“四川又是怎么样?”
“陛下有什么旨意?”
“对了,子木,准备香案,本官要正式接旨、、”
、、、
就在这个茅草屋里,激动难耐的张煌言,手忙脚乱的,一边拆信看信,一边嘴里不停的叨叨。
是的,刚刚在开会的时候,听到太冲先生,黄宗羲的名字后。
老辣稳重的张煌言,就差不多相信了,上岛的那些人,十有八九,是真正的锦衣卫。
没错,他们都是真正的大明读书人,忠贞之士的代表,即便死了,也不会投降满清,出卖汉族同胞。
如今,又有王夫之的书信,那就不用多想了。
眼前的人,是百分百的锦衣卫,是朱皇帝的亲信,岷王府的老人。
两个忠贞之士的书信,里面的笔迹和私人印章,再加上眼前的腰牌,张煌言相信,没人能搞出这玩意来。
“呃、、”
锦衣卫百户唐平,被眼前的张尚书,突突突的质问,弄的哑口无言,面带苦笑。
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也不知道该回答哪一个,问题太多了啊,没一个是简单的问题,牵扯的太多了。
“对对对”
“是老夫心急了”
一目十行,大致看了一下书信,张煌言重重的点了点头,更是心中有底了。
抬起头,看着一脸懵的唐平,瞬间反应过来,是自己太心急了,要冷静下来,慢慢谈吧。
再环顾左右,一个个也是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