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吧”
“接着说下去”
“哀家,也想听听其他的想法”
眼看着,大家都同意了,上面的老女人孝庄,也就不端着了,点头开口,大声夸了几句。
同时,也催促了几句,让这个范文程,继续讲下去,别拖拖拉拉的。
没办法,她也是急躁不安啊,小皇帝太小了,满清内部的内斗,肯定避免不了。
当务之急,就是先搞定钱粮和军队,扭转前线的不利局面,内部的问题,再徐徐图之吧。
“回禀太皇太后”
“老臣认为”
“如今的局势,朝廷丢了两广,还有大部分的四川,少量的湖广”
“所以说,这个绿营兵,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编制了”
“老臣算过了,保留补足50万,就差不多了,毕竟各州府县,还有不少的衙役皂吏”
“这部分,节省下来的粮饷,用于新编的军队,看齐满蒙兵将的待遇,保证足粮足饷”
“再不济的话,也要达到八成以上的待遇,才能保证其战斗力”
没错,今时不同往日了,天下形势变化太快了。
以前,满清拥有更大的地盘,能维持百万军队的规模,也需要这么多兵马,才能守住地盘。
现在呢,少了几个省,地盘小了,那兵力也就不需要那么多了。
没错,真正的大决战,决定天下走势的战役,往往都是十几万,二十几万的核心兵马。
其他的扈从兵马,就像这个绿营兵,都会看形势风向的,不存在拼死效命的情况。
所以说,老辣的范文程,建议裁减绿营兵,保持50万就够了。
“至于满蒙军队的扩编爆兵”
“京畿之地的满蒙汉八旗,仅仅135万的编制,太少了”
“如果,再扣去南下的军队,估计也就剩下七八万,甚至是更少了”
“所以说,京师满城,应立刻着手扩编计划”
“上三旗,每个旗,扩编至4万,计数12万”
“下五旗,每个旗,扩编至25万,计数125万”
“关外的兵马,没有强敌,暂时不动,保持5万编制即可”
“西安、杭州和江宁的3个驻防营”
“每个营,补足扩编至1万人,计数3万”
“如此算下来,京师、关外和三个驻防营,满蒙汉精锐,总计325人”
“再加上两京八省,50万的绿营编制,总计825万编制,应该足于应对各方的战事了”
“一旦进入了决战阶段,大清国的325万大军,关内的275万人,也是足够了”
没错,满清女真人,真正的满蒙八旗,兵力一直很少。
即使是入关了,他们的核心兵力,也就是20万,京畿之地,仅有135万人。
没办法,满汉不通婚,更是为了彰显旗人的高人一等,所以,不存在混编的情况。
于是乎,进入顺治后期和康熙年间,每逢大战的时候,汉人军队,绿营兵马才是战场主力。
如今,京畿之地的满蒙八旗,军队少的可怜啊。
没办法啊,去年的西征,今年的岳乐、爱星阿、达素、穆里玛和明安达礼,都带兵马南下了。
真正留在京城,满蒙八旗的兵力,也就是五六万人。
所以说,现在就该扩编爆兵,越快越好,把20万的编制,扩充到32万,足足增加了10万编制。
“启奏陛下”
“太皇太后”
“范大学士,说的对,立刻扩编爆兵”
“老臣鳌少保,愿竭尽全力,鼎力支持,完成大清国的扩编”
“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也是陛下的亲军,更是老八旗的核心精锐”
话都谈到这份上了,权臣鳌少保,立马站出来,对着上面的孝庄和小皇帝,表示要大力支持扩编。
并且,把他的老巢老底子,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拿出来亮相。
“老臣鳌少保,愿举荐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