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土司的情况,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
没错,这个水西土司,就是贵州四大土司的幸存者。
同时,也是大明王朝,这次的战略目标,必须除恶务尽,彻底铲除的土王八。
九月份的时候,朱皇帝的回师大军,在贵阳城,团灭了满清的西征大军。
战后,朱皇帝又留下兵部尚书邹简臣,带着15万大军,驻守在贵阳城。
美其名曰,是为了清理战后的余孽,安抚本地的老百姓,恢复民生。
其真正的目的,其实还是水西土司,这个世袭上千年的土霸王。
邹简臣,身为兵部尚书,部堂级大佬,又是战略谋士大师,当然也懂朱皇帝的意思。
于是,留在贵阳城的他,直接派出一个营,驻守在三岔河南岸,用于监视水西土司。
其更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派出探哨,摸清水西的真实兵力,以备今后的战事,做筹划谋算。
“水西土司方面”
“如今,以逆贼安如鼎为,他是安坤知府的叔父”
“还有不少水西安氏的旁系,堂兄安乾,堂弟安武、安世显和安世基,表弟叉嘎那等等”
说完了贵阳的明军,上面的朱皇帝,没有一丝的回应。
站在中央的郭天祯,也不气馁,大大方方的,继续说水西土司的事情。
“去年,安坤离开以后,就一直没有回去了”
“于是,这个安如鼎,在一众安氏子弟的拥护下,就擅自坐上了,水西安抚使的位置”
“同时,他也重新布置了兵马,调整了领兵大将,全部换上了他的亲信”
“尤其是安世显和安世基,是安如鼎的两个亲儿子,麾下的兵马最多,战斗力不俗”
一朝天子一朝臣,中原王朝的皇帝,历代都是如此。
同样,世袭几百上千年的土司,特别是势力强大的土司,同样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安坤带兵离开了水西,一走就是两年多,最后变成了明军的俘虏。
整个水西土司,几十万人丁口,没了领头人,那就是真正的群龙无啊。
于是,趁着机会,德高望重的安如鼎,安坤的亲叔叔,顺理成章的,就坐上了水西安抚使。
这个安如鼎,也是个十足老狐狸,为了坐稳自己的位置,甚至不惜逼走禄天香。
同时,也在军中,布置大量的亲信,就是为了控制军队。
“水西土司”
“其辖区地盘,在贵阳三岔河的西北方向,主要包括四个核心大城,纳雍、大方、织金和黔西”
“尤其是纳雍,这是水西宣慰司的老巢,府衙和安氏祖坟所在地”
“这个地方,全境多山,峰蛮叠起,沟壑纵横,算是山高水深,地势险要的战略要地”
“其他的地方,毕节、七星关、金沙、水城(六盘水城)、六枝,都是边沿小据点,彝族土司比较零散”
“这些小据点,也有朝廷的流官和衙役,水西并不能完全控制”
“但是,这些小据点,能连接上面的永宁,西面的乌撒,还有东北方向的播州”
“所以说,这些小据点,也是战略支点,关系到水西的生死存亡”
“水西土司,之所以能存活上千年”
“归根结底,还是跟他们的战略位置,地理优势,错综复杂的联姻联盟,有很大的原因”
没错,既然说到了水西土司,肯定要详细说一说,水西的地盘了。
每一个军事集团,独霸一方的军阀,都会有自己的老巢。
水西就是如此,纳雍、大方、织金和黔西,四个大城,就是他们的根基所在。
尤其是纳雍这个地方,崇山峻岭,山林密布,很难被敌人攻占,才是真正的老巢。
同时,安氏也通过外围的小据点,联系他们的盟友,攻守相望,才能存活的这么长久。
当年,叙永厅的永宁奢氏土司,起兵反叛大明。
身为盟友的水西土司,很快就响应了号召,跟着一起反叛。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