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和嫡妻,自己带着儿女逃亡滇西永昌府,妥妥的丧家之犬。
无语啊,朱皇帝一直知道,沐天波比较废材,但怎么也想不到,如此昏聩无能,养虎为患啊。
沐王府,历代黔国公,世镇云滇,两三百年,竟然培养出这么一个没用的玩意。
阿迷州,普名声,宁州土司禄氏,王弄土司沙定洲,这几十年的恩怨,兵戈动乱不止。
傻子都看的出来,这个阿迷州普氏,王弄的沙定洲,就是心怀鬼胎,图谋不轨啊。
一个堂堂的黔国公,世镇云滇的地头蛇,不想着干掉阿迷州,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征召重用。
这个沐天波,是典型的老寿星上吊,活腻了啊,更是鸡进竹笼,自寻死路啊。
更何况,弘光元年的时候,明室沉沦,天下大乱,满清鞑子,横冲直撞,有吞天之心。
这时候的黔国公府,更应该防备云南的地头蛇啊,特别是阿迷州这种,屡屡调兵搞事的土王八。
当然了,这也是为何,黔国公带着兵马北上川南,耗费了大半年,才攻略了几个府城。
太废柴了啊,这个沐天波,确实是守不住家业的庸才。
“朕问你”
“宁州土司官,现在是谁做主?”
“这个人,又是禄洪的什么人?”
撇下沐王府和沙普之乱,沉思一会后,朱皇帝才回过神来,关心那个宁州土司,忠心耿耿的土司官。
没错,明末清初,混战几十年,天下的反贼一大堆,没必要置气啊。
逝者已逝,朱皇帝不能让忠臣志士,铮铮铁骨,寂寂无名,流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回禀陛下”
“崇祯六年之后”
“阿迷州的土司,又围攻了宁州土司府几次”
“几战下来,禄氏族人伤亡不小,禄洪将军仅有的子嗣,也相继亡故”
“因此,云南巡抚就任命他的族叔,禄永命为宁州土知州,但不久后,又阵亡于土司之乱”
“接下来,就是禄洪将军的三弟禄晃,代为宁州土知州”
“但是,这个禄晃,淡泊名利,想处身世外,愿避世闲居,仅仅干了三年,就不再做土知州了”
“如今,宁州的土知州,是禄洪将军的侄子禄益,也是禄厚将军的嫡系孙子”
“现在,就是禄益将军,带着家将叶向阳和叶正昌,两三千土司兵,协助龙总兵,攻打阿迷州”
没错,阿迷州普氏,宁州禄氏,三代恩怨几十年,族人丁口伤亡惨重啊。
特别是宁州禄氏土司,两代男丁,跟着大明王朝,四处征战,冲锋陷阵,杀敌勇猛。
而他们的老家,宁州土司城,又遭受阿迷州普氏的攻杀,能留下直系子孙,已经是很不错了。
要知道,乱世里,两个土司部落,杀父之仇,逮着了机会,肯定会鸡犬不留,屠城灭口的。
“哎”
“宁州禄氏,忠臣志士啊”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朝廷危难之际,唯有真正的忠臣良将,才会抛头颅,洒热血,尽忠职守,舍家报国”
再次听到,禄氏又有族人男丁,死在乱世战阵上,龙座上的朱皇帝,也是深深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
可以想象的出来,当初满清的皇太极,带着十万精锐,绕道蒙古防区,从古北口杀入京畿之地。
远在云南的宁州禄洪,接到进京勤王的时候,肯定是顶着天大的家族压力,才会带着3千精锐,赶赴京城。
道理很简单,他们的老巢,宁州土司城,隔壁就是阿迷州啊,普氏土司的老巢。
可以预见的事,一旦禄氏的精锐,离开了云南,阿迷州的普氏,肯定会逮着机会,攻杀宁州土司城。
所以说,回到云南禄洪,面对残破的宁州,伤亡不小的族人,肯定会心灰意冷,郁郁而终。
只是想不到,如今阿迷州再次反叛,抗拒王师,宁州禄氏还敢站出来,配合朝廷攻伐阿迷州。
“来人”
“传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