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东征拿下南直隶,50万军队都打不住的。
到时候,一年的饷银,就差不多0万两,再加上日常米粮和消耗,至少1300万两。
如果,再遇上几场大战,一下子就干到了2千万两。
所以说,如果东征满清的话,朝廷的开销,起码是2500万,甚至是3千万的开支。
“回禀陛下”
“老臣,还有几个建议”
“其一,是修路,拓宽拓直滇缅官道,按照几辆马车的规格”
“只要修好路,滇西和缅甸的商道,必然更繁华,商税必然翻几倍,甚至是十几倍”
“只要修好路,一旦中南半岛,生了动乱,朝廷也能更快的兵增援”
“其二,边境关税点的迁移”
“以前,朝廷的关卡,是设在永昌府、腾越州和顺宁府”
“滇缅过往的商户,都是在这几个州府,领取税照,缴纳税金”
“但是,朝廷拿下缅北和下缅甸后,很多州府,都能通往缅甸,走私的商贩,数不胜数”
“老臣建议,缅甸的太公城,阿瓦城,蒲甘城,当督城和美德城,都设立关税点”
“至于阿拉干的丹兑,实兑和吉大港,还有旧港府的关税,可交由本地的官府,收取海贸商税”
没错,老辣的龚彝,可不是吃干饭的废物进士。
朝廷的地盘大了,他们的户部,工作量也是大大增加。
当然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绞尽脑汁,该如何增加朝廷的收入。
大明朝廷的耕地,这玩意是死的,有一个定数,赋税增加不了多少。
这个时候,户部就想到了商税,海贸商税和边境的关税。
特别是缅甸和滇西的边境,这可是丝绸之路啊,地上都长着黄金。
现在,朝廷控制了缅甸北,上缅甸和中缅甸,地盘大了几倍。
更何况,缅甸北的位置,太好了啊,西面连接莫卧儿,也就是中亚。
中缅甸的大金沙江,可以顺江而下,直接插入马六甲海峡,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啊。
所以说,现在的滇缅商道,比以前更值钱了,必然繁华十倍。
所以说,一毛不拔的户部,想到了修路,即使是再花钱,也得把路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