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打仗,否则的话,地砖上,都能跪满大将军啊。
“呵呵”
感慨一番后,悲喜两重天的朱皇帝,才慢慢收回目光。
再看了看左边的文臣,现很多人,冷眼相看,一副高高挂起,不闻不问。
朱皇帝摇了摇头,不由自主的呵呵一笑。
“朕知道”
“诸位爱卿里面,有一些人,不支持五军都督府”
“但是”
“大明王朝,从万历皇帝开始,就是战乱不断,烽烟四起”
“大明的都城,从北京城,再到南京旧都,最后一路败退到滇西边境”
“呵呵”
“这个教训,其中的滋味,你们还没有尝够吗?颠沛流离啊”
“马上得天下,下马治天下”
“如果没有战马,没有武将勋贵,文官一肚子的学问,去治理个锤子啊”
刚才,他暗中算了一下,文臣就五个人站出来,举荐自己心仪的武将勋贵。
礼部左侍郎扶纲,兵部左右侍郎,龚铭和金光,刑部尚书杨昌彦,和御史邬昌期。
这就说明了很大的问题,文武之间,对立还是很严重啊,他们见不得武将,瓜分朝廷的权势。
“朕问一下啊”
“朕的大明王朝,快300年了”
“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武力衰退的?”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朱皇帝的目光,已经开始俯视左侧了,紧紧盯着下面的文臣。
没错,自古以来,文武天生就是对立面,死对头。
“呵呵”
“不知道?还是不想说?”
“那行吧,朕来说”
“没错,就是土木堡之变”
“一场土木堡之战,大明朝廷,死了2个国公,2个侯爷,4个伯爵”
“自此以后,大明王朝的五军都督府,就彻底打废了,变成了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其中的原因,想必在堂的诸位臣子,都是非常明白的”
“所以说,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国祚绵长”
“朕的大明中华朝廷,肯定要效仿太祖皇帝,重新设置五军都督府,文武分治”
是的,说到这里的朱皇帝,适时的停住了嘴巴,没有继续往下说了。
没办法,大家都是斯文人,特别是文官们,都是要脸皮脸面的,朱皇帝给他们留着。
没错,土木堡之后,大明的大功臣于谦,所谓的中兴忠臣,中流砥柱啊。
但是,同样,于谦也是罪魁祸,导致大明王朝,彻底失去了进取之心,走向了国运衰弱。
没错,就是兵部尚书于谦,带着整个朝廷的文官,夺走五军都督府的统兵权,变成了空架子。
大名鼎鼎戚继光,战神级别的统帅,竟然要给辅张居正,卑躬屈膝送女人,何等的不公屈辱啊。
所以说,后世的土木堡之变,就存在更多的阴谋论,是文官集团,阴谋弄死整个勋贵集团。
“呼哧、呼、、”
此时此刻,整个大殿,寂静如斯,领头的文官们,都是低头数蚂蚁,不争辩不狡辩。
反正,200年前的事情,口头无凭,更不是他们干的。
只是,很多文臣的呼吸,慢慢变的粗重了,内心惊诧不已。
心中暗道,这个20岁的朱皇帝,了不得啊,确实是雄才伟略,够胆够勇。
小小年纪,竟然猜出200年前的事情,且理解的很透彻,一针见血啊。
“呵呵”
“来人,拟旨”
盯了一会后,现没人敢咋呼,朱皇帝这才收回眼神,呵呵一笑,开始准备下圣旨。
心中暗道,好在没有内阁,更没有辅,下面的文臣,也就仅仅沉默抗议而已。
否则的话,下面肯定是吵翻天了,更别提什么举荐了。
别以为不可能,再回顾历史,明朝的多少皇帝,是躲在后宫里,那都是被逼的啊。
特别是万历皇帝,一躲就是几十年,朝廷内外,继续歌舞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