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无量了。
特别是赵烁,这个赵士桢的族人,老工匠一个,再次站上了大明的权力中心。
“起来吧”
“你们都是好臣子,忠臣之楷模”
坐在龙座上的朱皇帝,大刀金马的坐着,大手一挥,示意他们可以起来了。
没错,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现在的他,必须要有全局意识,为将来的十几年,好好规划做打算。
“都察院”
“左都御史邬昌期”
“忠贞不二,敢作敢为,能秉公任直,勤勉不懈”
“这个御史做的很不错,就继续做吧”
“右都御史裴廷楷”
“在朝廷危难之际,先帝惨遭凌辱之时,未能挺身而出,未尽人臣之本分”
“既然,那么喜欢装聋作哑,龟缩不前,那就回家去吧”
“右都御史的职位,就交给总督洪淯鳌”
“佥都御史的职位,不变,还是原来的毛寿登”
没错,朱皇帝对于朝廷的架构,也是有一套准备的。
六部的官员架构,是朝廷的核心,涉及到朝廷的正常运作,他一般不会轻易动手。
但是,这个都察院御史,三司法之一,也是朝廷的重要部门,可以动手清理了,
现在是非常时期,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显得不是那么举足轻重,但将来就不一样了。
“咚咚咚”
“吾皇万岁”
“大明万年”
“老臣遵旨,老臣叩谢皇恩”
邬昌期,洪淯鳌,毛寿登,胆颤心惊,内心狂喜,忙不迭地的站出来,磕头行大礼,高呼万岁谢恩。
“咚咚咚”
“老臣、、老臣遵旨”
剩下的右都御史裴廷楷,又是满目苍凉,双眼无神,巍巍颤颤的站出来,哆哆嗦嗦的磕头谢恩。
本以为,刚刚朱皇帝搞定了册封,就不会再清算了,想不到啊。
没错,裴廷楷心里面,很清楚是怎么回事,还是当初在缅甸的旧事。
那时候的朱由榔,被缅甸王室逼迫,要求下旨让岷王监国撤兵。
当时情况危急,江夏郡王朱蕴铗,左都御史邬昌期,便站出来硬刚朱由榔和马吉翔。
如今,朱皇帝登顶天下,回过头来清算,也是很正常的。
“下去吧”
龙座上的朱皇帝,大手随意一挥,没有一丝的恻隐之心,又免掉了一个朝廷的正三品大员。
没错,这种人,关键的时候,不能站在正确的位置上,是不能做御史的,没有原则啊。
“来人”
“继续拟旨”
“大理寺卿,拟定陈恭尹,正三品”
“鸿胪寺卿,拟定龙世荣,正三品”
“太常寺卿,拟定罗子明,正三品”
“光禄寺卿,拟定屈大均,从三品”
“太仆寺卿,拟定胡显,从三品”
哗哗哗,气定悠闲的朱皇帝,金口一开,很快又拟定了五寺的主管官员。
没错,就是一口气,任命了五个主管官员,根本不给任何人机会。
屈大均和陈恭尹,朱皇帝要想笼络人心,肯定少不了给出高官厚禄。
龙世荣,是滇西土司的代表,一直支持朱明皇室,这一次的土司大行动,更是鼎力支持。
罗子明,就是朱企鋘在贵州布政使司的心腹,从永昌的时候,就跟着朱皇帝了,处理粮饷杂务。
胡显,出身兵部,从永昌监国以来,每逢大战,都跟在身后,忠心耿耿。
“呃”
殿下为的张佐宸,听完皇帝的口谕后,立马就不淡定了,呃了半天,不知道如何劝说。
哪有如此行事的,等同于废了五寺,主管官员全换人了,下面的人,没了奔头,望眼欲穿啊。
“回禀陛下”
“这五个主官,好像都有从军的经历”
“大理寺掌管司法,太常寺负责祭祀,太仆寺管理畜牧,光禄寺负责寿宴,鸿胪寺负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