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女,功劳不小”
“但是,天下悠悠,难堵众人之口,朕也改变不了别人的想法,朕不是昏君啊”
“再有一点”
“崇祯十七年以来,整个大明朝,投降满清的文臣武将,数不胜数,遍地都是降臣降将”
“所以说,那时候投降满清的人,并不是罪不可赦,毕竟树倒猢狲散,世道就是如此”
“你父亲,真正的罪孽,罪不可赦的原因,在于引满清入关,荼毒整个华夏民族,为奴为婢”
“所以说,于国于民而言,你父亲的罪恶,比尚可喜大很多”
“更何况,此一时彼一时”
“当初在磨盘山的时候,朕才几个兵将,满清都杀到家门口了,朕不得不痛下杀手”
“如果是换到现在,今时今日的话,朕可能就不会下手了”
“毕竟朕睡了你,你就是朱家人,给你父亲一个体面,安享晚年,也未尝不可”
“但是,现在就没办法了”
“你们吴家,几个叔伯兄弟,都在满清那边,任职为官”
“朕即便是有想法,也是无能为力,给不了你太多啊”
没错,做了那么久的监国和皇帝,两世为人的朱雍槺,早就看清了世道。
王朝末世,在历史的车轮下,谁都阻挡不了,皇帝都得吊死,何苦为难投降的文臣武将。
既然是王朝末世,后面几任的皇帝,还有文臣武将,肯定是战略错误一大堆,该死该杀。
朱雍槺的大明中华王朝,其实算是重建的王朝,军队模式是新的,朝臣也大部分更换了。
更何况,朱皇帝回师昆明,也是为了重整朝廷,改变朝廷的作风,不能再堕落下去了。
对待吴三桂也是如此,以前在磨盘山的时候,那是必杀之人。
但是,换到现在的话,朱皇帝可能就不会杀了,跟尚可喜一样,留着作为旗杆,招降满清的绿营。
政治就是如此,都是交易的筹码,如果这一点都想不通,朱皇帝的皇位,也是坐不久的,迟早得乱起来。
“啊”
骤然听到朱皇帝,如此好说话的吴皇妃,顾不得春光乍泄,猛的坐起来,心花怒放,满目惊喜。
她费了那么大的劲,做了那么多的铺垫,就是等朱皇帝松口啊,这是打算接纳辽东吴氏啊。
“陛下,啊”
“臣妾,拜谢陛下恩典”
“跟你说个好消息,就是上次提的那件事”
“臣妾的二兄和大伯,从汉中那边投过来了”
“他们带了一些家将,还有王将军、高将军和夏将军,他们军队的亲朋家属,都来到了川滇边境”
没错,做了朱皇帝贵妃的吴阿珂,一直在联系汉中的吴氏家人,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
没办法,她的支持者,仅仅是吴三桂的旧臣旧将而已,没有真正的吴氏男丁。
当然了,这些都是汇报过,朱皇帝也是同意的,下令锦衣卫参与传信,甚至是查阅信件。
没错,今天的这一出戏,就是方献廷给吴阿珂的计谋,先试探朱皇帝对吴氏的态度。
如果没问题的话,辽东吴氏将门,就打算在大西南朝廷,扎根立足了,毕竟有了后宫的支持。
道理很简单,平西王吴三桂没了,核心精锐少了2万多人,汉中的辽东将门,在满清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更重要的是,满清和大明之间,形势有一点点逆转了。
不再是那种,一边倒的局面,精明的吴氏,也打算在大明寻找机会。
“啥?”
“你二兄,你大伯,家将都来了?”
“朕记得,上次你提过,就是接一些家眷而已”
听到汉中来人的朱皇帝,反应比吴阿珂还大,满目震惊,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的反问几句。
刚开始,吴阿珂要求通信汉中,朱皇帝也没有反对,一个后宫女子,能掌握啥机密啊。
朱皇帝甚至要求,汉中的吴氏,最好把吴三桂的旧部,普通将校和士卒的家眷,都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