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国公府,永昌杨氏,华亭伯,你们三家为主,再拉拢一些,云南的其他豪族富商”
“就做滇缅这条线,把整个大西南,全部囊括进去,最后进入缅甸、阿拉干和莫卧儿,一起做大做强”
没错,这才是真正的利好,商贸最赚钱了,特别是以朱明皇室为主的垄断大商行。
沐王府,黔国公府,300年世家啊,有钱有势有关系,得好好拉拢啊。
正所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黔国公府没了那么多土地,肯定要从别的地方,补回来啊。
没错,这一次的云滇商行,就是以云南沐氏,永昌杨氏,和懿安皇后的王氏,三家为主。
王氏就不用说了,睡了那么久,孩子都怀上了,又把朱慈煊踢走了,得好好补偿王家。
沐氏和杨氏,是朱皇帝的从龙功臣,当初的支持,也是非常大,必须给予大回报。
至于蜀王府,晋王府,外宽内忌的朱皇帝,打算暂时不给了,那帮人有的是兵权,还想咋地啊。
“再有一点”
“如今,朝廷拿下了大半个缅甸,阿拉干,还有旧港府”
“云南省,这个地方,以后就不是国境边界了”
“所以说,黔国公啊”
“你们应该把精力,人力,物力,慢慢的转移走,投入到中南半岛”
“要做大明的忠臣,与国同休,就得效仿开国的沐英将军,沐春将军,沐晟将军”
“至于他们怎么做的,都是你的老祖宗,你最清楚了”
“记住了”
“这世上,没有什么铁饭碗,金饭碗,躺在祖宗的功劳簿,只会坐吃山空,一事无成”
这是告诉沐天波,现在的云南,不再是开国之初的云南了。
那时候的云南,是边境国境省份,需要大将镇守,屯兵开拓进取,稳定边疆线。
现在的云南,已经不一样了,已经变成了内陆省份。
其中的意味,就是告诉沐天波,朝廷已经不需要沐家,继续镇守云南了。
沐王府,要是想继续保持这个牌坊,就得效仿他的祖宗,去帮助大明,好好开拓中南半岛。
更何况,以后的中南半岛,是朱皇帝的重点攻略地区,很多勋贵都要去,不去也得去,没得商量。
否则的话,够勇够果决的朱皇帝,就会收权势和勋爵,逼迫他们低头,去给大明开拓国土。
“哎”
说到这里,朱皇帝突然深叹一口气,摇了摇头,口风一转,态度严肃的盯着沐天波,继续说道:
“还有一事”
“你是沐妃的老父亲,也朕的老丈人,朕就给你透露一点吧”
“你应该知道的”
“整个九州大地,大部分的上等良田,基本上都掌握在世家勋贵的手里”
“老百姓,披星戴月,累死累活的一整年,一个个的,还是穷的揭不开锅,卖儿卖女”
“天底下,为何那么多反贼,战乱几十年,怎么杀,都杀不完啊”
“归根结底,还是老百姓身上,没有良田,或田亩太少,又要缴纳赋税,常年服徭役”
“国家要展,皇室宗室,勋贵官员,大将武夫,都是吃赋税的,都是要老百姓养活”
“但是,这天底下的耕地和赋税,都是有个定数的,世家上缴少了,普通老百姓,就得多缴税”
“到头来,老百姓穷的卖儿卖女,活不下去了,自然就抄刀子上阵,杀官造反,为害天下”
“所以说啊”
“土地田亩,耕地这玩意,自古以来,就是祸乱之源,罪魁祸”
两世为人的朱皇帝,穿越而来,非常清楚历史的惯性,老百姓和土地问题。
自古以来,每逢几百年,中华大地,就会来一场兵祸浩劫,中原大乱战,已经变成了规律。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东晋南北朝,匈奴南下,汉人为奴为狗,唐末五代十国,军阀混战上百年,都是王朝末世啊。
归根结底,还是老百姓的问题,土地耕地,赋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