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味道很正”
龙座上的朱皇帝,毫不在意下面人的讨论,你来我往啥的,自顾自的品着最新的参茶。
甚至是,一边品着茶,一边对旁边的小李子,小声赞赏几句,参茶味道不错,味道很正点。
他做监国都做8个月,做皇帝4个月,不可能事事亲为,否则就得过劳死,哪里有时间生皇子,传宗接代啊。
没看到嘛,开会的时候,朱皇帝都是参茶不离手,刚刚回师昆明的他,后宫有一堆女人,等着要喂饱啊。
还有,朝廷花了那么多的钱粮,养那么多的重臣大将,又不是吃干饭的,得干活,争取朝廷的利益。
更何况,哪里有皇帝亲自站出来,讨价还价的,太跌份了,真要到那个份上,就该动刀子了。
“嘿嘿”
听到这里的兵部左侍郎龚铭,已经忍了很久了,看了看忠贞营方向,嘿嘿一笑,从容淡定的站出来。
这个家伙,再看了看上面,现朱皇帝正在安心品茶呢,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顿时,老狐狸心中了然,朱皇帝不想参与讨论,更不会在乎龚铭,插足朱企鋘的话题。
同时,这也是等同于,默认大西系找茬忠贞营,朱皇帝只负责看戏,最后拍板定案。
“靖国公”
“在下龚铭,老夫想问一句”
“朝廷宗室成员,一个个在宗人府,礼部,州府衙门,都是有名有姓,有登记,有造册”
“这些宗室,即便是流落在穷乡僻壤,那也会第一时间,上门各州府县衙,禀告登记”
“忠贞营十几万人,在夔东经营十几年,水泼不进,绣针扎不透”
“有些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朝廷既然开口了,肯定是掌握了确切的消息”
“隐匿不报,知情不奏,或有意窝藏朝廷宗室”
“呵呵”
大明朝廷,跟以往的朝代一样,对待宗室管理非常严格。
很简单,历朝历代,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西汉七王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宣武门之变,靖难之役。
更直接的例子,就是绍武帝与永历大帝,监国皇位之争。
两方人马,就摆在广东省,一个在广州,一个在肇庆,相互攻伐,死伤无数,最后被李成栋偷了老家。
所以说,后世的王朝,都借鉴了前世王朝的崩溃经验,对宗室管理,非常严格。
明朝宗室,刚开始有了兵权,甚至干涉本地官府的民事大权,靖难皇帝朱棣成功上位后,直接全部废除了。
还有,他们的请名制度,也是严格流程,包括王府代奏、宗人府审核、礼臣拟名、皇帝赐名等等,一个都别想跑。
再有一点,大明的宗室,不能从事四业,士农工商,全部不能碰,所有的生计,来自朝廷地方衙门的俸禄。
所以说,即便是战乱时期,有宗室流落他乡,也要去当地的官府登记奏报,以便领取俸禄。
当然了,能不能领到俸禄,能不能活下去,那就另说了。
“老夫,还想问一句”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谋士龚铭脸色一正,目露寒光,扫视着袁宗第和前面的李来亨,大声质问道:
“忠贞营”
“到底想干什么?意欲何为?”
“大忠似伪?大伪似真?”
“忠贞营的将士,还是不是大明中华王朝的臣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夔州府,还是不是大明的国土?”
没错,老狐狸龚铭,一上来就开瓢开王炸,打算炮轰死忠贞营。
出身大西军核心的龚铭,本来就不赞成,朱皇帝亲自召见忠贞营的国公。
很简单,大西军跟闯王系,本来就是不对付,是生死对头,差一点兵戎相见,火并吞并。
更何况,闯王系的国公,一旦在朝廷里站稳脚跟,势必会占据更多的核心位置,继续争斗大西系。
所以说,龚铭对忠贞营的举止言辞,非常的不满,这时候还支支吾吾,藏匿起来打马虎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