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调侃,徐光启报价,吃回扣的吃相,太难看了。
按照这个时代的物价,低成本的人力,一门正宗的红夷大炮,其成本撑死了300两,甚至是200两。
明末王朝,跟后世的鹰酱霉菌一样,一袋螺丝钉9万美金,700美元的咖啡杯,一万美元的马桶圈等等。
这就是典型的帝国晚期,贪官污吏,无处不在,国家养活了一大堆蛀虫,最后导致前线的将士,没有质量合格的兵械。
“买什么买”
“黄主事,户部很有钱吗?”
“连总督,还是广东衙门很有钱?”
“金侍郎,朝廷很穷的,没钱啊”
“朕问你们,朝廷的财赋很足吗?前线的将士,粮饷充足吗?”
沉思了一会,暗骂了一顿徐光启,朱雍槺环顾左右,看着几个朝廷重臣,开口反问了几句。
一千两一门的红夷大炮,一千门就是100万两白银啊,太恐怖了。
朱雍槺是脑子锈掉了,蠢如笨猪,才会花这种冤枉钱去对外采购啊。
更何况,大明朝廷也有自己的军工产业,滇西元江的大红山铜铁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工部的工匠营,有熟练老工匠好几千,丁壮上万,每个月的火炮产量,已经上百门了。
还有,每个月还要产出上千的鸟铳和抬枪,无数的甲胄、长枪和大刀,用于装备明军。
当然了,即便如此,工匠营的火炮产量,还是跟不上军队的装备,大战的日常消耗。
最艰难的大事,明军要筹建外海水师,阿拉干和广东几个水师营,才是真正的火炮大户,动辄几百上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