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要是清算以前的旧账,很多人都得倒霉啊。
“呵呵”
龙座上的朱雍槺,表情淡定的很,吃瓜看戏差不多了,眯着眼又是呵呵一笑。
“大家都别杵着啊,继续啊”
“沐将军,陈将军,线将军,马将军,邵将军,来来来,都说一说”
“还有啊,你们几个文臣,都说一说吧,廷议无小事”
没错,朱雍槺又恢复了老油条本色,先坐着看戏,得搞清楚重臣大将的想法啊。
心中大骂,这该死的世道,确实是让人不省心啊,即便做了皇帝,也得耗费无数的心神。
特别是大西军派系,骨干分子一大堆,遍布朝廷和军队,已经有了抱团对抗的苗头了。
说实在的,大西军也不干净啊,出身跟忠贞营一样,都是农民起义军,所过之处,处处皆是废墟。
更何况,历史上的大西军,永历朝廷崩塌,就有他们的功劳,九成九的将校,都投降满清了。
“回禀陛下”
“陛下说怎么干,那就怎么干”
“陛下,下令吧,砍人末将最拿手”
“陛下,末将都听你的”
、、、
没的说,大将沐忠平,欧阳卫、陈仁、丁仁、魏豹等人,直接站出来,双手抱拳,吼声如雷。
他们都是岷王府派系的核心将领,当然听朱皇帝的,皇帝要纳降便放了尚可喜,拒绝的话,那就更简单了,直接冲进去全部干掉。
别说是里面的尚可喜了,就是大帐里的其他将校,那也是一句话的事情,他们也会跟着动手。
“嗯”
上面的朱雍槺,表情欣慰,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再把目光看向线国安,马雄和邵尔岱。
“咕噜、、”
看着大明皇帝的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了,线国安表情一凝,咽了咽苦水,硬着头皮站出来,沉声回道:
“回禀陛下”
“末将认为,尚将军和他的部下,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更何况,尚将军也是忠烈之后,其父兄也立过无数的战功”
“末将的意思,以前在满清那边,是身不由己没得选,不如让他们效死再立功,以便将功赎罪”
当真没得选啊,现在的线国安也是如此,不说不行,说了也不行啊。
光头降将出身的他,年初就在朱雍槺的眼皮子底下,屠了永昌城,即便是放水的屠城。
但是,他也担心皇帝清算,或将来的某一天清算,这他妈的就是不定时炸弹,让人寝食难安。
所以啊,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支持皇帝纳降尚可喜,反正都是身不由己嘛。
到时候光头将多起来了,那就好办了,大家都干过屠城灭口,法不责众嘛,有事大家一起扛。
“末将认同线将军”
“线将军说得对,将功赎罪”
后面的马雄和邵尔岱,心中松了一大口气,赶紧跟着站出来,大力支持线国安的看法。
特别是邵尔岱,出身更有问题啊,关外女真啊,从娃娃兵开始,他们就干屠城灭口汉人的事情。
这要是追究起来,立马就能掉脑袋,一刀下去,能砍倒一片的海西营,没一个无辜的。
“回禀陛下”
站在左的吏部右侍郎胡璇,沉寂了很久,吃瓜看戏也差不多了,这时候站出来,恭敬的回道:
“老臣觉得,可以考虑纳降”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此一时彼一时”
“无论如何,咱们将来都要北伐的,这种事情,得尽早安排妥当,否则后果难测”
政治不是儿戏,不能凭着意气用事,砍人也解决不了问题。
明末清初就是这个鬼样子,到处都是兵匪不分的武夫,难不成全部砍掉,如今的明军,肯定是砍不过来的。
老成持重的胡璇,是正统的大明文臣,一直支持朱雍槺监国登基,算是半个心腹了。
这时候的他,已经考虑到北伐大业了,将来的某一天,明军就要面对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