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彻底撕破脸,那遍布佛门各处的原截教弟子心中会如何想?
更何况,无当亲自前来,态度已然摆明,更是给了台阶。
如来面上不动声色,反而显得愈发大度恢弘,声音充满慈悲:
“阿弥陀佛。道友言重了。此事说来,亦是因缘际会,一场误会。悟空保唐僧西行,乃天数使然,途经火焰山,借扇灭火,亦是不得已而为之。其间或有行事激烈之处,我佛门确有失察之责。如今既然圣母法驾亲临,说明缘由,此事便就此揭过,以和为贵。”
如来话锋一转,竟提及红孩儿:
“说起来,奎牛之子红孩儿,如今皈依我佛,在观音尊者座下为善财童子,其天生慧根,颇具菩萨之资,将来成就,未可限量。此亦是善缘一桩,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如来巧妙地将一场冲突,引向了“善缘”与“定数”,
既安抚了牛魔王,也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
牛魔王听到如来提及红孩儿,并称赞其有“菩萨之资”,
知道这是如来许了自己儿子未来菩萨果位,心中那股怨气顿时消散,老实了许多,跪在地上不敢再吭声。
无当圣母见如来如此表态,深知此事已是最佳结果。
微微颔首:“佛祖慈悲,明察秋毫,贫道感佩。”
随即,无当转向牛魔王,语气严厉,却不再提带回发落之事,而是直接下令道:
“你这不识天数、不修心性的憨货!在此丢人现眼还不够吗?佛祖宽宏,不与你计较,你还不速速前往火焰山,熄了那山火,助唐僧师徒过山,将功折罪?事后,自行前往金鳌岛,禁足思过,没有法旨,不得擅离!听明白了否?”
牛魔王如蒙大赦,连忙叩首:
“老牛……奎牛领娘娘法旨!这就去灭火,这就去领罚!”
说罢,爬起身,不敢再看如来和众佛陀,耷拉着脑袋,灰溜溜地驾起一阵妖风,朝着火焰山方向去了。
见奎牛离去,无当圣母再次向如来打了个稽首:
“此间事了,贫道不便久扰佛门清净,就此告辞。”
如来亦还礼:
“道友请便。他日有缘,再与道友论道。”
无当圣母不再多言,周身清光一闪,便已消失在灵山大殿之中,
来得突然,去得洒脱,只留下满殿若有所思的佛陀菩萨,以及端坐莲台、目光深邃的如来佛祖。
一场可能引发佛道进一步纷争的风波,就在这几句对话中,消弭于无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