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劳仙童通报一声,贫僧乃东土大唐往西天取经的孙悟空,途径火焰山,特来拜求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一用,以熄烈焰,救济生灵。”
毛女转身入内禀报。
片刻之后,只听得洞内传来一声尖锐怒叱:
“好个泼猴!害我孩儿,还敢上门!”
话音未落,铁扇公主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一身劲装掠出洞来。
其头裹团花帕,身着纳锦袍,腰束虎筋绦,凤嘴弓鞋,龙须膝裤,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孙悟空见状,忙躬身施礼:
“嫂嫂息怒,老孙有礼了。”
铁扇公主双剑一指,厉声道:
“谁是你嫂嫂!好个泼猴,害我孩儿,还敢上门讨打!”
悟空早有准备,陪笑道:
“嫂嫂息怒,切莫错怪好人。令郎红孩儿如今在南海观音菩萨座下,做了善财童子,皈依正果,得了长生不老之体,与天地同寿,此乃天大的造化,嫂嫂不谢我引荐之恩,怎反怪罪?”
“巧言令色!”
铁扇公主怒极反笑,
“我儿在火云洞自在为王,何等快活?如今被困紫竹林,青灯古佛,母子分离,这都是拜你所赐!今日你自投罗网,正好报仇雪恨!”
孙悟空见软语无效,索性直说来意:
“既如此,老孙也不多言。只求嫂嫂借芭蕉扇一用,待扇灭火焰山火,送我师父过山,老孙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如何。”
铁扇公主冷笑:
“想要宝扇?先问过我手中双剑!”
话音未落,双剑已化作两道青光,直取孙悟空面门。
孙悟空不慌不忙,掣出金箍棒相迎。
二人就在洞前斗将起来。
一个是修成多年的罗刹女,剑法精妙;
一个是闹过天宫的齐天大圣,棒术通神。
这一场好杀:
剑光如电掣,棒影似龙腾。
翠云山上风云变,芭蕉洞前杀气横。
战了二十余合,铁扇公主见难以取胜,虚晃一剑,跳出战圈,冷笑道:
“泼猴,看宝!”
言罢从口中吐出一柄小扇,迎风一晃,变成丈二长短。那扇子非金非玉,色如翡翠,上有天然脉络,隐现太阴符文。
铁扇公主执扇在手,对着孙悟空奋力一扇。
霎时间,阴风骤起,黑雾弥漫,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若是寻常人,早被这一扇扇到八万四千里外去了。
然而孙悟空早有准备,任那阴风如何猛烈,他自岿然不动,连衣角都不曾飘动分毫。
铁扇公主见状大惊,连扇三扇,一扇比一扇用力,阴风呼啸,将周围树木连根拔起,山石滚滚,可孙悟空依旧稳立当场,笑吟吟地看着她。
“这…这怎么可能?”
铁扇公主目瞪口呆,这芭蕉扇自得到以来从未失手,今日竟奈何不了一个猴王?
孙悟空笑道:“嫂嫂,可是扇得手酸了?不如歇息片刻,将扇子借与老孙如何?”
铁扇公主又惊又怒,这才知道对方有备而来,竟有克制芭蕉扇的异宝,
心中慌乱,急忙收了扇子,转身逃回洞中,砰地关上洞门。
孙悟空在洞外哈哈大笑:
“嫂嫂,任你怎么扇,老孙若是动一动,就不算好汉!”
铁扇公主在洞内又惊又怕,吩咐女童紧闭洞门,
自己坐在石椅上喘息不定,万万没想到,这猴头竟有克制芭蕉扇的法宝。
孙悟空在洞外思忖片刻,心生一计。
摇身一变,化作一只小小的蟭蟟虫,从门缝中钻了进去。
洞内,铁扇公主惊魂未定,连呼:
“渴杀我也!快取茶来!”
侍女连忙奉上香茶。
那蟭蟟虫儿瞅准机会,悄无声息地飞入茶沫之中。
铁扇公主正值焦渴,接过茶碗,看也不看,便“咕咚咕咚”几口饮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