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唐僧师徒过了平顶山,一路西行,自是历尽艰辛。
途径乌鸡国,解了那国王井底沉冤之灾,破了文殊菩萨坐骑青毛狮子幻化的假王魔障,倒换了关文,再度踏上征途。
此一劫虽是劫难,然终有惊无险,佛法普度,王化归正,暂且不表。
这一日,师徒四人行至钻头号山地界。
但见山形险恶,松林枯焦,涧水断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燥热与硫磺之气。
唐三藏法眼看去道:
“悟空,这山如此险恶,恐有妖魔作祟。”
悟空火眼金睛早已看出端倪,笑道:
“师父莫怕,些须火煞之气,有老孙在,定保你无恙。”
殊不知,此番劫难,却非比寻常。
正行间,正行间,忽听得前方传来阵阵凄楚的孩童呼救声:
“救命啊!救命啊!好心人救救我们!”
唐三藏见状,闻声立刻催促悟空前去查看。
孙悟空火眼金睛望去,只见不远处一棵大松树的枯槁枝桠上,吊着两个孩童!
一个约莫五六岁,穿着个鲜艳的红肚兜,扎着两个小揪揪,粉雕玉琢,此刻正泪眼汪汪;
另一个看上去七八岁,竟是浑身精光,被一根藤蔓倒吊着,小脸憋得通红,挣扎着呼喊,模样甚是可怜。
唐三藏见状,连声道:
“哎呀!这是谁家孩儿,怎遭此大罪!八戒,快,快救他们下来!”
八戒嘟囔着:
“这荒山野岭,哪来的娃娃?莫不是妖怪……”
但见师父催促,只得上前,用钉耙割断藤蔓,将两个孩童放了下来。
两个孩子一落地,便扑到唐三藏脚边哭泣,自称是山外农户子弟,被强人掳来丢弃山中,已被吊了许久,浑身疼痛不堪。
唐三藏见状,便要让出自坐的白龙马给两个孩子骑乘。
那穿红肚兜的女娃揉着手腕,泪珠儿在眼眶里打转,呜咽道:
“多谢大哥哥,只是…只是我们被吊得久了,手脚酸麻,骑不得马,怕摔着了…”
那光身的男童也连忙点头,指着红肿的脚踝:“疼,疼,骑不了马。”
唐三藏闻言,更是心疼,便要吩咐八戒、沙僧来背。
那女娃却扯住唐僧的衣袖,仰着小脸,楚楚可怜:“大哥哥,我怕,他们长得好丑?”
悟空冷眼旁观,早已看出这两个孩童身上妖气隐隐,虽极力掩饰,却难逃他的火眼金睛。
尤其是那红肚兜女娃,灵光内蕴,竟有些看不透深浅。
孙悟空与唐僧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唐三藏道:“既如此,贫僧背你,悟空,你背那位小施主。”
于是,唐僧将那红肚兜女娃负在背上,悟空则背起那光身男童。
女娃在唐僧背上,看似乖巧,小手指却悄悄掐诀,感应着唐僧体内磅礴的佛法源力与那十世修行的元阳之气,心中暗道:
“果然是大补之物,怪不得传言吃了能长生不老。”
那红孩儿伏在悟空背上,却是心惊胆战。
其深知孙悟空的厉害,生怕被识破,便暗中使了个重身法,真身悄悄遁出,跳在半空云里,只留下一个假身幻影趴在悟空背上,怕是有千斤之重!
悟空何等机灵,立刻察觉背上一沉,便知有诈,冷笑道:
“好儿子,跟你孙外公玩这等把戏!”
反手一抓,却只抓住一个假身,那假身化作一块顽石。
悟空大怒,将顽石狠狠摔在路边崖石上,砸得粉碎!
“妖怪!敢耍弄你孙爷爷!”
孙悟空掣出金箍棒,便要打向空中显形的红孩儿。
就在此时,伏在唐僧背上的女娃见计谋败露,暗骂红孩儿一声,也不再伪装。
娇叱一声,身形如轻燕般自唐三藏背上跃起,同时小手一扬,一道灵符打出,瞬间化为一阵猛烈无比的旋风!
这风非同小可,卷起漫天沙石,枯枝断叶,遮天蔽日,吹得八戒、沙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