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送往天宫。
且说孙悟空劈波斩浪出了东海,金光一闪便跃上石板桥头。
只见其水珠不沾,浑身金灿灿,凤翅冠、黄金甲、步云履流光溢彩,手中那根乌铁棒更是煞气逼人!
“大王!好神采!”
桥边等候的四老猴领着群猴扑通跪倒,惊呼连连。
孙悟空得意一笑,将金箍棒往地上一杵。
几个好奇的小猴上前欲抬,却如蚍蜉撼树,纹丝不动,惊得咬指吐舌:“洒大王呀!这般重山,您怎拿得动?”
悟空单手轻提,笑道:“此乃定海神针铁,名‘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龙宫那群废物扛它不动,老孙略嫌粗大,它便乖乖听话!”
言罢,将棒子一颠:“小!小!小!”棒身瞬间缩成绣花针,被悟空塞入耳中。
群猴骇然叫好,悟空又取出,喝声“大!”,恢复丈二长短。
兴致勃发,悟空跃至洞外,将棒望空一抛,掐诀念咒,法天象地!
霎时身形暴涨,头触九霄,足镇幽冥,眼如日月,口似血渊!
手中金箍棒上抵三十三天,下探十八层狱!
满山虎豹狼虫、七十二洞妖王,魂飞魄散,磕头如捣蒜!
收了神通,复归洞府。
各洞妖王战战兢兢,齐来参拜贺喜。
花果山大开宴席,珍馐罗列,琼浆满斟。
孙悟空趁势整军,封四老猴为健将统领内务;赤尻马猴为马、流二元帅;通背猿猴为崩、芭二将军,执掌营寨赏罚。
自此,孙悟空心无挂碍,腾云驾雾,遨游四海。
一面操演猴兵,一面遍访英豪,施展神通广交贤友。
不久,便于结识了六位妖王: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
七大王聚义水帘洞,日夜宴饮,比武论文,举巨觥,奏仙乐,逍遥快活。
众妖王虽相距万里之遥,视若庭步。
一日,孙悟空于洞中设盛宴,请六王。
杀牛宰马,祭享天地。
众妖狂舞欢歌,尽醉方休。
送罢六王,悟空犒赏群妖,自倚石板桥畔松荫下酣眠。
四健将率众环护,屏息噤声。
唯闻松针簌落,鼾声如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