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 > 第944章 一眼千年

第944章 一眼千年(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规则怪谈:我正常得格格不入 诡仙:从旅行商人开始 九天斩神诀 绝世天命大反派 重回1982小渔村 魂淡!我真的是正经丹修老师啊 铸命成剑,斩魂登仙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大雪满风刀

文章名为《一眼千年,古井今涌》,署名:梅北枝。

还有一个小标题,《古井不老,新区正年轻》。

“暮春的午后,我踩着青石板路的缝隙,拐进了古井乡。

老墙根下,斜阳将斑驳的树影拉得细长,像一卷摊开的旧账本。井台边围坐着几位老人,青布衫子被岁月洗得发白,皱纹里夹着陈年的风霜。

他们用缺了齿的茶缸舀井水喝,喉结滚动时,仿佛咽下的是半部村庄史。

我蹲下来,指腹蹭过井沿的绳痕——那些被磨出深沟的凹槽,是几代人用吊桶丈量光阴的刻度。

穿蓝布褂的老汉突然笑了:\"后生,你摸着的这道印子,光绪年间的井绳勒出来的。\"

“这口井有这么古老吗?”我惊讶的问。

老汉哈哈笑道:“这我还往年轻了说的,再说点邪乎的,这口井曾经属于一个仙子的。”

井水在桶底晃荡,晃碎了倒映的云影,却晃不散沉在水底的千年旧事。

那一刻我打算用笔记录下这座古井的古老传说。”

陆明远看到这,不由得瞄了眼赵雨晴,你可真能白话啊。

“别看了,快想办法找黄泽宇吧!”

赵雨晴想要抢,陆明远抬手挡开,严肃的继续看下去。

“据《辽史·地理志》残卷记载,此井开凿于辽圣宗统和十五年(公元997年),是辽代南疆重要的水源地。

而乡老口耳相传的\"古井仙子\"传说,更为这口千年古井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是辽统和十七年夏,古井乡一带遭遇百年罕见的大旱。

连续八个月滴雨未落,牧草枯黄,庄稼绝收,连往日奔腾的土河也缩成了细流。契丹部族的牛羊成群倒毙,汉人农户的田地龟裂如蛛网。

时任节度使的萧挞凛多次率众祈雨未果,部族中开始流传这是天神降罚的谣言。

当时节度使府中有一位十七岁的少女萧绾绾,是萧挞凛的侄女。她自幼聪慧过人,不仅精通契丹文、汉文,还跟随府中汉人医师学习医术。

这日清晨,绾绾在府后废弃的菜园里,发现一口早已干涸的水井竟渗出湿气。她急忙用铜盆一点点舀出井底淤沙,手指磨破了,也不停歇。

终于井壁缝隙中,竟有一线清泉缓缓渗出,在晨光下泛着粼粼波光。绾绾跪在井边,双手捧起一掬清水,水质清冽甘甜,带着地下特有的矿物气息。她当即命人敲响府中警锣,召集乡民前来取水。

随着古井复苏的消息传开,方圆百里的灾民纷纷前来取水。

萧绾绾组织府中侍卫维持秩序,又在井台旁搭起凉棚,用自家存粮熬粥赈灾。她发现这井水不仅解渴,还有治疗热病的奇效。许多因干旱染上暑热的病人,饮后症状大为缓解。

\"此乃天赐圣水!\"一位白发苍苍的汉人老儒跪在井边涕泪纵横,\"《水经注》有云'地脉通灵则泉涌不息',这定是龙脉显圣啊!\"契丹族萨满则声称看见井中有仙女身影,从此\"古井仙子\"的名号不胫而走。

绾绾并未居功,反而日夜守在井边。她观察到井水水位随月相变化,便指导乡民按朔望时辰取水;发现井水对皮肤病有疗效,就调配成膏药分发给患者。最令人称奇的是,凡经她手舀出的井水,似乎格外清甜。渐渐地,乡民们开始尊称她为\"仙子姑娘\"。

大旱过后,萧绾绾说服叔父以古井为中心扩建村落。她借鉴汉人的水车技术,开凿十二条水渠将井水分流到各处农田;又引入中原的稻种,教契丹人开垦水田。不出三年,古井乡成为辽国南疆最富庶的所在,各族百姓和睦共处。

统和二十一年春,萧绾绾远嫁上京。临行前夜,她独自在井边坐到天明。有侍女看见井中升起七彩光晕,似有仙乐缭绕。次日启程时,乡民们跪满官道,往她车驾上抛洒新采的野花。此后每逢干旱,井边总会出现神秘女子身影,有人说那是绾绾的魂魄归来庇佑乡里。

明昌年间,金国翰林修撰王寂巡经此地,在《辽东行部志》中记载:\"古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都市帝王轩 我真的只是来打酱油的 重生都市之修真弃少 玄学大佬三岁半,顶流渣爹靠边站 重生2001:高贵岳母做我秘书 首富大小姐是农村来的 赶海:开局觉醒渔具宝库,海洋变我渔场 重生蚊子,肆虐小日子! 重生八零:一脚踹飞恶婆婆 CNC苍蓝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