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之上的,她的多次小性子,实则更多的还是没有得到自己该有的态度和待遇。
可惜的是,父亲一开始就病重,日后更丧故,让林黛玉彻底没了靠山。
事实上从林黛玉对待袭人的态度上,不难看出,她是有成为正妻潜力的,针对薛宝钗更多的还是因为薛宝钗,没资格和她争,却偏偏被所有人,将她和薛宝钗进行评比。
偏偏林黛玉的母亲和父亲先后亡故,没了靠山的她,心中郁结,给人的感觉自然就是小性子了。
脑海中一瞬间闪过了诸多念头,罗浮不禁饶有兴趣的看向了林如海。
对他来说,若是真的让林黛玉成为正妻,就算是对他夺取天下,都有着很大的助益。
那就是林如海的背景问题了。
作为探花出身,又是五代列侯,可以说,无论是在书香世家,还是在权贵武勋之中,都有着相当程度上的人脉,两者的结合,可以让罗浮,最快速度的平定天下。
这不是说罗浮要跟地主阶级妥协了。
而是因为取天下和坐天下,是两个概念,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妥协,是必然的,但当罗浮彻底坐稳了天下,那么转过身来,就该清理一下曾经的助益了。
道德经有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在罗浮夺取天下的过程中,那些地主阶级,若是能够争取,会成为他最大的臂助,但当他坐稳了天下,那么这些地主就会反过来沦为他的眼中钉了。
虽说罗浮就算是靠着单纯的霸道力量,也能够碾压天下,但罗浮就算是反读马列,他也是有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这完全是思维惯性下的本能了。
敏锐的察觉到罗浮那若有所思的神色。
林如海还以为罗浮真的了答应的心思。
不仅心中一喜,紧接着劝说道:“大帝修为通玄,虽可靠武力一统天下,然则当朝,虽有波折。却决然未曾到改朝换代之时,对于当朝而言,如今的问题不过是疥癣之疾,当今圣上英明果决,必不会坐视事态恶化,定有解决的手段。若是大帝一意孤行,难免踏上大贤良师的后路。”
大贤良师是谁不用说,正是那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欲请大汉赴死的黄巾道人张角。
在林如海卡心中,并不清楚罗浮本身到底有多强的实力,他完全是下意识的将罗浮当成了如今的张角了。
可惜,相比起林如海站在朝堂正统的立场和心思,罗浮虽然是鉴定的封建主义战士,但在他成为皇帝之前,他的立场到底还是有几分站在平民立场上。
摇了摇头,罗浮说道:“天下有今日,非我之过,大贤良师虽然是我辈先贤,但大贤良师,却是未必如我!”
看到罗浮竟然死心塌地的想要造反,林如海心中一紧,道:“大贤良师当年若是不造反。必为后世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