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和罗浮亲自交流一番。
归根结底,身为秦王的嬴政,虽然已经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以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为目的嬴政,对于罗浮的学说,更是抱着一种憧憬的姿态。
如果说韩非在嬴政的心里,是一个犹如知己好友一般的存在,那么罗浮在嬴政心中,就犹如一盏指点未来的明灯了。
越是罗浮那致太平的远大理想,就越是让嬴政心潮澎湃,难以忘怀,甚至迫不及待。
而盖聂,之所以不希望嬴政和罗浮在新郑见面。
倒不是说他抗拒罗浮和嬴政接触,恰恰相反,在盖聂的心里,其实是巴不得嬴政能够接受罗浮的理念。
毕竟罗浮的三世说,致太平的理想,完全戳中了天下有识之士内心的希冀。
要知道,致太平,罗浮可不是真正第一个提出来的人,诸子百家,几乎无不以此为目标。
但唯有罗浮,是真正给出了致太平希望的存在。
他的学术,真正为天下人指明了一条前往太平盛世的大道来。
即使是鬼谷纵横,虽然有着一怒诸侯惧,安居天下息的称呼,但鬼谷纵横的起源和目的,同样也是消弭五百年兵灾,天下太平。
但韩国这个地方太特殊了,一旦嬴政的身份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盖聂有信心,带着没有泄露身份的嬴政走一趟新郑,但却没有把握,在嬴政泄露身份之后,依旧可以保护着嬴政回到咸阳。
而罗浮,在盖聂的心里,虽然对他的学说充满了憧憬,但秦国可是被称为虎狼暴秦的存在,谁知道,罗浮这个儒家第六子,对于秦国到底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未来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咸阳城中,的确有不少儒生的身影,甚至就连公子扶苏的身边,也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大儒来。
但在眼下,对于秦国最为抗拒的就是两大显学的儒、墨了。
儒家和墨家,都视大秦为敌的情况下。
在盖聂心里,嬴政在韩国新郑,白龙鱼服的亲自和罗浮见面,风险着实是有些太大了。
只是到了眼下,盖聂也只能寄希望于,罗浮不会敌视秦王了。
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盖聂才将嬴政下榻的地点,告知了罗浮。
当知晓了嬴政的落脚点之后,罗浮不假思索的选择了和盖聂一块,亲自前往,去见一见,这位未来会被盖聂视为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的千古一帝!
罗浮离开自己的宅邸,可是丝毫没有惊动任何人。
毕竟现在在新郑不知道多少人在盯着罗浮。
一旦被人知晓罗浮离开宅邸,必然会引起新郑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