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规律,这种道的安排,是宇宙定律一般,是世界的根基。
但对于真正绝对的强者而言,倒也不是不可逆。
或者说,顺逆也在道的规律之中。
正也好,邪也罢,无论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亦或者是道消魔涨,都在宇宙规律和道之中。
隐隐有些明悟的罗浮,很快放下了对这些形而上的思索来。
对于现在的他而言,解决王元丰和朱尔旦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至于说灵狐,甚至包括她女儿小翠,都不过是这场所谓的道消魔涨的天道大势之中,一点微不足道的因素而已。
虽说罗浮通过残篇,很快补全推演出了一门能够靠吸收香火力量,来弥补神魂缺损的法门来。
可还是那句话,就凭王元丰和朱尔旦现在的智慧,就算是手把手的教,他们也未必能够学得会。
而这种吸收众生信与念的法门,一个不慎,对于自身心性造成的影响,会是不可逆的。
天知道就凭他们一个痴一个傻的情况,最终会将自身心性扭曲到什么方向上。
若是符合普世价值那也就罢了,若是走向偏激和扭曲,那简直就像是给这个世界增加两个祸害了。
要知道,人心从来都是不可直视的。
那些在寺庙之中,什么样的信和念都会有。
这就需要,罗浮在自己补全的法门之中,加上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心灵上的锚点。
再不济,也不能让王元丰和朱尔旦成为被纯粹兽性主导的意识。
看到罗浮一会儿看看灵狐,一会儿又看向自己的儿子和朱尔旦,王太常的呼吸都屏住了,眼神中满是期待之色。
他自是猜出来,罗浮肯定是为了解决自家儿子的痴傻而思索。
果不其然,片刻之后,心中有了定计的罗浮,主动对王太常道:“王大人,在下或许有办法,能够让你儿子和这位朱尔旦,恢复过来,只是,这个办法,颇为凶险。”
脸色猛地一变,王太常顿时陷入了纠结之中。
他最希望的,是能够万无一失的让儿子成为正常人,哪怕智商稍微低点,也好过现在痴傻一般,心智充其量也就是堪比几岁孩子一样。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王元丰本就是王太常夫妇的独子,哪怕明知痴傻,夫妻二人也依旧宠爱有加,当然不希望儿子冒什么风险。
可现在,面对罗浮提出的建议,王太常却是不敢做出决断了。
迟疑片刻,王太常道:“上仙,不知您的办法,吉凶如何?”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