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掩盖真实问题,观众逐渐疏离。
2024年国庆档票房同比下降22%,观影人次减少20%,反映出市场对低质内容的抵触?。此外,流媒体平台的便捷性和性价比进一步分流了影院观众?。
华夏要实现的电影工业化,需要满足生产标准化、作品类型化、管理现代化和创新规模化这四个主要特征。
也就是需要建立起一套类似于荷里活的产业流水线,让电影创作与生产进入流程化、分工细化阶段,并搭配相应的产业标准加以规范。
为此,华夏电影行业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流浪地球》。
工业化流程与管理方面,《流浪地球》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更为系统和流程化的管理方式,包括建立专门的团队来处理UI设计、特效制作等,以及通过更加细致的规划和协调来管理2万人的庞大剧组。还有采用预拍摄、“绿灯系统”评审机制等,以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控制。这些流程和管理的优化,是华夏电影工业化一个成功的尝试。
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采用了生物制作技术和AI学习,以实现角色的年轻化,在视觉效果、动作捕捉和3D建模上也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从绿幕抠像到CG,再飞跃到虚拟拍摄阶段,导演将国产影片生产迭代到了一个新的周期。
本土化方面方面,《流浪地球》不仅展示了华夏电影在视觉效果和叙事结构上的突破,也体现了华夏电影人如何将科幻题材与华夏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华夏特色的科幻电影。
全球发行与国际合作方面,华夏电影正逐步实现全球发行,《流浪地球2》就采取了全球同步上映的策略,提升了华夏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的同时,通过与海外专业发行公司的合作,也促使华夏电影在海外市场的发行和宣传更加专业和有效。
人才培养方面,《流浪地球2》剧组请了20位京城电影学院的实习生到剧组各部门记录制作过程中犯下的错误。数次复盘后浓缩成了名为“工业化管理流程”的两张纸,导演希望之后积累更多的项目经验把它最终编成教材。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电影制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华夏电影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和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