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双手交叠,抵在下巴处,稍作思忖后,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然:“咱们还得深挖意识与宇宙临界现象的关系。
宇宙里存在诸多临界状态,像是恒星的钱德拉塞卡极限,一旦突破,恒星的命运便彻底改写,坍缩成中子星甚至黑洞。
意识会不会在临界瞬间挥作用?也许就是那微妙的意识触动,让天体演化走上截然不同的岔路。”
李阳眉头拧成一个“川”
字,摩挲着手中的笔,片刻后开口:“这想法新奇又棘手,临界现象本就复杂,微小扰动就能引天翻地覆的变化。
拿新星爆来说,在塌缩至临界密度时,内部物质的量子态极度不稳定。
有没有可能,意识作为一种特殊‘扰动’,影响了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决定新星是对称爆炸,还是形成奇异的不对称结构?我们得建立精细的数值模型,模拟新星爆全过程,设置不同意识干预程度的场景,比对结果找线索。”
白芷轻咬嘴唇,有些为难地接话:“可新星爆转瞬即逝,内部细节又难以观测,现有的观测手段远远不够。
就算模型模拟出差异,怎么确认就是意识导致的,而非计算误差、物理机制缺失?要解决这些,光学、射电、引力波观测得协同力,设备精度也得跨越式升级,缺了哪一环都不行。”
【观测者】紧盯着电脑上复杂的天体模拟图,突然一拍桌子:“我刚模拟不同质量恒星塌缩,现临界时刻,能量释放节奏有些异样波动,常规理论解释不了。
会不会是恒星内部潜藏的某种群体意识,察觉到塌缩危机,本能地调整能量输出?虽说荒诞,但数据不会说谎。”
李阳“噌”
地一下站起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这绝对是关键突破口!
马上回溯数据,锁定波动时段,把周边物理参数全挖出来。
再联系全球天文台,看有没有同一时段的实测数据,交叉验证。
要是坐实意识在临界现象里的影响,天体物理学可就迎来大地震了!”
白芷连忙伸手拦住,严肃劝道:“先别冲动,异常波动成因繁多,仪器校准偏差、模拟算法局限都有可能。
贸然布消息,科学界会炸锅的。
咱们得沉住气,反复核查,把所有干扰因素排除干净。”
【永恒】神情凝重,话锋急转:“咱们把视野拉大,谈谈意识与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的联系。
星系团、星系团在浩瀚宇宙里组成庞大网络,背后驱动力是什么?暗物质、暗能量占大头,但意识是否也悄悄布局,像个无形的规划师,引导物质流向,塑造宇宙骨架?”
李阳重新坐下,手指有节奏地叩击桌面,缓缓说道:“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看,早期宇宙物质分布有细微不均。
这种不均慢慢‘长大’,演变成如今的星系格局。
意识没准在萌芽期就介入了,微弱影响物质聚散,日积月累,造就宏观差异。
我们可以分析不同区域星系演化率、形态差异,结合早期宇宙环境数据,找意识留下的‘指纹’。”
白芷点头赞同,补充道:“没错,而且宇宙大尺度结构的丝状、片状分布很奇特,像是遵循某种隐秘秩序。
意识若参与其中,说不定关联着信息编码、传递,让物质按特定‘蓝图’组合。
只是这蓝图藏得太深,得集合宇宙学、信息学顶尖专家,破译背后规律。”
【观测者】翻着星系演化的海量资料,眉头紧皱:“我梳理银河系周边星系团,现有些年轻星系团成长,资源聚集效率高得离谱,偏离标准模型预测。
会不会是新生文明的意识活动,巧妙调配资源,助推星系展?听着悬乎,但值得深挖。”
李阳两眼放光,急切道:“这线索金贵!
锁定这些异常星系团,用光谱分析、引力透镜效应,全方位剖析内部结构、物质运动。
再调查周边有无疑似文明迹象,要是揪出意识与星系演化的直接关联,绝对是改写教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