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囤一起,东林遗党必有“虐绅暴政”之论,今诋毁先帝之言尚遍布南直,陛下不可不察。陛下稚龄,此于皇统大不利。
江南膏腴之地,田赋七成在绅。彼等囤粮非为牟利,实防凶年。若纷争四起,于“南税改粮”之国政亦是弊处甚多,臣请陛下三思,勿损“仁君”圣誉。
昔唐太宗弱冠定突厥,乃因府兵精悍、仓廪充实;今九边虚兵、太仓磬竭,陛下纵有汉武之志,亦需待冠礼亲政、握五十万精兵后再图雷霆!
臣掌内阁,自当为陛下竭虑,臣泣血谏曰:
一、清仓势在必行,然事分轻重,不宜全国推行,重点于大仓要津即可。
二、太仓粮困,非为商事,实漕运输粮之弊。陛下以商君之术以拯危局,犹抱薪救烈焰——薪不尽,火不灭也。
三、陛下以蓟北田亩收归兵部,组织民屯,以解战殇之困,臣以为不失救时良法。各地军屯亦应详查整顿,以增国储。
臣请陛下先收雷霆而甘霖先沛,昭彰圣德则万民仰止。伏惟圣明裁断,臣不胜战慄待命之至!
天启八年仲秋,臣黄立极谨奏。】
朱慈炅的目光凝固了,看到刘若愚又拿来一根新汤匙,接过来便要喝汤。
却见刘若愚捂了下瓷碗,“陛下,有些凉了,奴婢先去热一下。”
说完径直就把瓷碗端走了,让朱慈炅舀了个空,无语的看着他背影,默默低头又将黄立极的奏章从头看了一遍。
朱慈炅一开始对黄立极是非常愤怒的,这混蛋居然将太后抬出来,想逼朱慈炅收回成命。
你大爷的,朕一口唾沫一个钉。
你这个阉党头子,为老不尊找小姑娘的混蛋,想凭借你首辅之位与朕对抗?
也不看看你丫的地位是谁给的,反了天了。
可是仔细读了两遍奏折,朱慈炅蔫了。
他已经不是刚继位就要搞《挽明十策》的小白了,那些一当皇帝就能大刀阔斧把后世经验毫无弊端一帆风顺风风火火的推行的东西只有爽文小说才能实现。
作为站在大明金字塔最顶端的皇帝,他真正的权力只有十丈之内,幼小的他有时十丈之内都是无力的。
房袖要打他屁股,刚刚的刘若愚直接把他的汤端走,能够随心所欲的只有疯子。
皇帝也有自己的人际关系,房袖是他的亲戚,实际照顾他更像一个姐姐。自己的抱怨更像长大当警察抓姐姐的小孩胡闹,转眼就又依赖姐姐了。刘若愚是他的忠仆,这不过是人家本心为他的本能动作,他可以夸张的认为僭越,拖出去砍了?
他的政策都是需要人来执行的,任何人都有私心和公心,更有认知的局限,便是朱慈炅本人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