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镇有瓷器,小皇帝估计要搞钱,派军队控制景德镇。德兴是什么鬼?德兴有什么?
突然,刘一燝露出震惊眼神,德兴有铜矿,但他又马上疑惑,德兴那两个小铜矿能顶什么事?
朱慈炅这时才看向两位阁老,一脸微笑。
“破坏科举就破坏科举吧,科举最重要的是目的,不是形式。朝廷官员不够用,那就招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来宗道脸色一变,他突然想起朱慈炅在具服殿墙壁的题诗,“日新敢破千秋法,世易何拘百代才?”
不得不承认小皇帝的确妖,妖到让天才都自惭形秽,又是一联佳句啊。
再想到刘一燝那里传出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宗道感觉到浓浓的革新意味迎面压来的同时,也有一种无力的衰老感油然而生。
如果朱慈炅在现代,肯定会被拿去切片。
但在大明,即便是刘一燝、来宗道这样的聪明人,也时不时要对小皇帝产生一种天命真人的内心膜拜。即便是自己一时无法理解的朝政,也会下意识的认为皇帝自有他的远见。
来宗道沉默了,开始回味小皇帝的这联诗。
不得不说,大明士大夫自有其风骨,文学艺术造诣普遍不弱。
却听朱慈炅又对徐光启开口。
“铜矿,德兴就有。朕相信火药和钢材的使用,可以让我们的采矿技术进步一大截,投入人力后,产量应该足够铸币。
银币,的确有些困难,不过朕最近收到了勋贵和亲王们的存银,加上朝廷开采,商人兑换,短期内问题也不大。
再说,西洋人的银矿可能还能坚持两年才会枯竭,如果有可能,重启银币在佛郎机本土流通也不是不能接受。
当然,徐阁老的担心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重要,这也是朕要不惜代价打造海军的原因。吕宋有大铜矿,日本有银山,诸卿记在心里就行了。”
御书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眼睛都一亮,四个军事参谋包括马上卸任的杨嗣昌都有些小激动。
大铜矿,有多大?
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居然有铜矿,要派人过去。不过,似乎好像佛郎机人已经占领了那里,要出兵赶走。
银山,那必须得扛回大明。
他妈的丰臣秀吉进攻我大明朝鲜的仇恨还记忆犹新,这口锅,德川家必须背起来。太祖定的不征之国,先找你这好末孙,他连皇明祖训都改了,还烧给你了的。
唯有马士英有些懵逼,皇帝怎么知道的?
但看这架势,好像没有人怀疑。呸,怎么能怀疑皇上呢。
刘一燝沉默了许久,再度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