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诸藩果然是我大明栋梁,都知道为国分忧。朕大祭时禀报太祖,就此施行。”
朱恭枵脸色一顿,十分尴尬,低头呢喃。
“陛下,陛下,诸藩还有些具体的意见。”
朱慈炅笑容收敛,目光转冷,变脸速度飞快。
“说。”
“诸藩希望能保留部分辅国将军。”
“不准!全削。”
朱恭枵头皮一紧,“诸藩认为陛下既然要削藩为何又要恢复国初诸藩,陛下亲藩尤其反对,如果反贼都能复国,岂不是鼓励诸国谋反。诸王皆不解陛下此策何意,认为陛下为群臣所误。”
朱恭枵还是有胆色的,依然能够说出近乎质疑的话。
朱慈炅反而沉默了。
何意?亲王越多,你们意见越不统一,自己就要吵翻天,督政院的权力越能为皇帝所用。
朱慈炅犹豫的原因是,自己似乎不太需要督政院的权力,自己说一,督政院敢说二吗?
自己这一步更多是为继承者准备的,但自己是不是犯了太祖爷的毛病,哪有什么万世不易?
督政院取代都察院,可不是后世的议会,最多有些形似,其核心是将御史权力收归皇权。
所谓亲王,天生就站在皇权一边,绝对不可能成为文官的打手,大明党争也许不会消失,但方式可能要面目全非了。
在所有帝王时代的权力架构中,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不论名字怎么变,一直是帝国的三柱。太祖爷牛逼,废除丞相,但内阁随之出炉。后来者没有他牛逼,军权,相权,督察权全部落入文官之手。
朱慈炅的顶层设计,就是要夺回皇权。
新六卫是他掌军权的开始,他的最终目标是皇帝兼职太尉,他想过勋贵督军,但勋贵太拉垮。亲王督政,是他从文官手中夺取督察权,同时解决藩王问题的一举多用的政策。
人数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亲王作为一个集体扛得扛不住,甚至自己扛得扛不住。自己幼小,可以有收藩守主保社稷的意味,真亲政了,这个推动的难度更大。
诸藩为何会反对增加亲王数量呢?增加亲王团体的力量不是更好吗?
——吃熬,皇家投资公司股份!
你们一群傻鸟。
朱慈炅闭上了眼睛,决定妥协。
“可。”
朱恭枵大受鼓舞,连忙继续。
“诸王皆愿意献出全部身家加入皇家公司,但希望保留膳地。”
朱慈炅露出雪白的牙齿,有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