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唐植桐逢见人不多的商店就往里进,今天烟草消耗有点多,得趁还有货的时候,补一补。
国营的就卡着限购的上限买,合营的分一下人,私方经理在的话,就给点溢价,把常见的那几种烟的库存给买完。
回家后,唐植桐把加力工的事情跟母亲说了一遍,然后拿上粮本和面袋子匆匆去了粮店。
事到如今,张桂芳也没法,只能按照儿子交代的去做。
半天之内蒸四十来斤干面的窝头不是个轻快活,唐植桐买回玉米面后,一边推着碾,一边照看火炉,减轻母亲的负担。
虽然家里有还有昨天碾的玉米面,但不能停,因为凤芝、敬民放假在即,小古同学马上要给他俩补课,这部分粮食得备好。
凤芝先放学回来,想帮忙烧火来着,被唐植桐给拒绝了:“明天还考一天试,对吧?回屋好好复习,要是考不好,吊房梁上用皮带抽!”
“哼,信你个鬼!”凤芝不仅不信这一套,还在小王同学下班回家后给亲哥告状。
告状是没有好下场滴,凤芝被小王同学哄着进屋复习,自己则负责烧火。
凤珍则是一点帮忙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她也马上进行期末考试,初中不比小学,一步差步步差,这年头但凡能读初中的平民子弟,谁不想读个中专给家里减轻负担?
一家人忙活到九点,才堪堪蒸了三十来斤玉米面的窝头。
“妈,蒸完这一锅睡觉,明天上午再蒸,就伺候明天一天了,来得及。”唐植桐已经很久没有接连忙碌这么久,身体有点疲惫,可母亲还没休息,自己也不好直接回屋躺着。
“行。”张桂芳今天不轻快,不是在和面就是在揉面,几乎全天被绑在了案板边。
“我跟你说,大石作胡同的那个地窖可太漂亮了,整个地窖都是用青石砌起来的,地窖顶部还有好几个拴马桩式的鼻环,也不知道干啥用的。”虽然身体有点累,但唐植桐很兴奋,毕竟头一回薅了那么多的金银财宝。
“挂腊肉用的。”今天丈夫累,小王同学就承担了倒洗脚水的任务,一边听着丈夫絮叨,一边将洗脚水倒掉,把擦脚布挂起来晾上。
“你咋知道?”对于小王同学的博学,唐植桐有些意外,毕竟这属于老四九城的地道,你一个生在南泥湾,长在延安的姑娘咋这么清楚?
“我以前有个同学住在李广桥街,小时候跟同学去她家玩过,她家也有地窖,听她说的。”小王同学朝丈夫笑笑。
“……”唐植桐觉得这天没法聊了,虽然两人都有同学,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
李广桥街是个好地方,路东是恭王府,和珅以前住路西。
解放后这地方住了好几位大佬,民间逐渐流传出了另一个名字——元帅街,再过几年,四九城道路规划时,会改名为柳荫街。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