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线胡同,四九城日报编辑部所在地,同样也是四九城青年报所在地,这两个报都是同一帮人在打理。
凭着苏处前阵子给唐植桐开的那张带戳的介绍信,唐植桐顺利的进了四九城日报的门,并找到了主编。
“巩主编好,我是市邮政的唐植桐,这是我的介绍信。”唐植桐敲门,进门后将介绍信递过去。
唐植桐在门口就打听好了主编姓谁名谁,也没打算送东西拉关系,一切就是正常流程。
文人吃香,可不只是说说,现在这帮笔杆子工资很高,一般东西也入不了他们的眼。普通市民在为多买几斤粮食犯愁的时候,人家定量都不一定能吃完,下班后去馆子搓一顿是常态……
“小唐同志你好,你有什么事吗?”巩主编将证明信递还给唐植桐,疑惑地问道。
“是这样的,巩主编。我们市局呢,接到部里的要求,要进行一项工作的推广,需要舆论上的配合。我们这个推广活动,最少持续一个月,所有的投递员每天都会拿着报纸走街串巷的介绍,这对任何报社来说都是一种推介,能扩大影响力,增加订购,您说是吧?我是咱们日报的忠实读者,所以第一个就想到了咱们日报。”唐植桐将大概事情讲了一下,着重突出了互惠互利,言语里暗示四九城日报并不是唯一选择。
“嗯,有一定道理,不过……”巩主编大概还想再说些什么难处一类的话。
唐植桐没让他说完,又从兜里掏出苏处写的条子,递过去:“您再看看这个。”
今儿刚出炉的新鲜条子,这是唐植桐临时起意让苏处写的,因为前阵子从方圆那听说苏处的分管工作里面有一项报纸发行……
这个报纸发行,说起来话就长了。
原来的时候,各个报社都有自己的发行人员,邮政只是按需转运、投递。
结果在前两年时候,上面把报社的发行给剥离出来,交给了邮政管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就跟蛇被捏了七寸,人被掏了……嗯,就那意思。
“需要我们怎么配合?”巩主编看到落款,和气了很多,直截了当的问道。
能做到主编的没一个傻子,这个推广对报社来说确实如唐植桐所说,能提高影响力。
方案是唐植桐早就想好的,直接拿出了自己写的科普型的软文,要算稿费的那种。
商谈的很顺利,唐植桐临走时许诺道:“巩主编,对于这次推广,我们市局很重视,一定会好好配合报社。这两天您这边就会收到读者来信,您到时候费费心,给把把关。”
巩主编心下了然,这是小唐连登报的读者来信都准备好了……他深谙此道,报社的读者来信都有专门的房间盛放,隔一段时间就得卖一批废纸,能登报发表的肯定是经过筛选的……
唐植桐如法炮制,很快就将推广一事敲定,然后用仅剩的几块钱,买了两瓶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