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源于鲜卑,又归化入诸夏的北燕人,便遵循当年共和燕国的先例,在辽东火热的开垦耕耘起来。
孙恩这段时间,就很喜欢往辽东那边去,静静的看着慕容燕国的子民,驱赶着牛马,与之一同在田地间行走。
那一拐一拐的样子,显然对农务并不熟练。
毕竟慕容氏迁移到辽东的时间,还没有过去一代人,
旧有的习俗并不会随着生活环境的转移,而迅速褪去。
但就像凡事都有开头一样,
随着时间的流逝,
随着经验的积累,
都会熟练起来的。
不熟悉耕耘的慕容氏牧人,迟早会成为姿态娴熟的农夫,
而他们脚下这片冬冻夏涝的土地,也会恢复前燕时代的繁华。
孙恩对此,自然是喜欢的。
因着汉室在辽东扶持蛮夷,以磨损前燕痕迹的行为,
孙恩时常在阴间,悲叹当年辛苦的付之东流。
辽东原有的蛮夷中,
大部分就只知道放牧渔猎,将原本调教成熟的农田,又变成草木青青的模样,
燕国覆灭时遗留下的水利设施,也因这样的无视忽略,而尽数被废。
辽东燕国作为诸夏分支在这里的开拓,便这样萎缩起来,变成了枯枝败叶。
以至于孙恩见到慕容氏的行动时,总忍不住想起当年故事。
谁能想到,
令这枯萎分支再焕发出新芽的,会是生活在大山另一边的人呢?
“他们的未来,应该会比前燕要好一些。”
从辽东返回的孙恩,感应到了上帝的召唤,于是来到何博身边,与之说起了慕容燕国的情况。
“起码他们面对的汉室,可没有开国之初的强大与上进。”
光是内斗,
就足以将百年汉室的精力,给消耗的一干二净了。
“还有‘名实相符’呢!”
辽东祭祀来的高粱酒还没有喝完,何博一边饮着它,一边对孙恩眨了眨眼睛。
“这次燕国公卿国主,对守土保国这件事,总得上心许多吧!”
只做国家的公仆,
那卖起“主人”家里的东西,当真是不用眨眼心疼的。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