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嘉元年,
刘保果然如先人们预料的那样,先后册封了帮助自己夺位的宦官、保姆和臣子许多官爵。
其中宋娥效王圣先例,受封山阳君。
如孙程那样的宦官,更有封侯者十九人之众。
一时之间,
内臣权势膨胀,有超过和帝、安帝时的趋势。
好在小皇帝本质上,并不信任这些投机者。
当被宋娥抓着走出西钟殿时,
刘保便知道,在这些人眼中,自己并非真正的天子,而是他们谋求富贵的筹码。
若成,
他好,他们自然会好。
若不成,
拉上一位王孙公子,为他们这些没种的卑微宦官陪葬,也是一件美事。
只是刚刚继位,年幼权微,不大封从龙之臣,实在难以巩固地位。
刘保只能选择忍耐。
他做太子时要忍受生父的仆人刁难,
如今做了皇帝,还要忍受自己仆人的制约。
好在他的确年少,
他还有不少时间用来跟他们拉扯。
“要先为自己储备好人才,以待日后选用。”
小皇帝想起年幼时,祖母送自己去学宫读书前的嘱咐,心中便有了主意。
在宦官得势张狂的日子里,
在外朝的臣子不满于这些阉人站得比自己更高,权势比自己更强,截取的财富比自己更多时,
小皇帝时常跑去元初学宫,整顿那里的学风,并与自己当年的同学联络友好。
虽然安帝在掌权后,
对这座以其年号命名,实际上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学宫很是不满,
但因其多为少年就学之所,所学之业也多为此时不甚流行的格物,
所以安帝没有额外针对它。
自然会有不满格物之学,厌恶考试制度影响了自己成为孝廉的人,出手去扼制这座学校的发展。
短短几年,
它便从刚刚设立时的勃勃生机,变成了凋零萧瑟的模样。
刘保再次来到这里,见到那些仅剩的同学,心里对“人亡政息”这四个字,有了更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