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君父。
因此,
面对臣子的劝阻,皇帝仍旧坚定的推行了自己的政令。
他要求权柄被削弱后,仍旧负责全国建设的大司空,先选拔人才,将洛阳以东的河道进行清理疏通。
等到积累了足够经验后,
再去梳理王莽之时,那条被堵塞的泾水。
最终,用最丰富的经验、最饱满的精力、最出色的人才,去面对那条泛滥的黄河。
他要像战国时秦国于蜀中修建都江堰一样,用一代人的辛苦和汗水,治出一片广袤、平和的丰饶之地。
至于子孙?
他不相信子孙的勤劳和智慧!
所以,更不会将已有的问题,交给子孙去解决!
王延世旁观的十分激动。
他回想起自己生前的经历,感慨的说道:
“如果我能遇上这样英明的君主,那年的堤坝就不会被洪水冲垮吧?”
何博就说,“在老建筑上缝缝补补有什么用?”
“钢铁会腐朽,顽石也会被岁月侵蚀……再高大坚固的东西,都有其坍塌的一天。”
“还不如大破大立,将老旧的推倒,建立新的河堤呢!”
王延世说,“可是大破大立,总会带来很大的伤害。”
房屋会倒塌、农田会淹没、民众也会死去。
何博对此没有回答。
跟在他身边的商鞅却是哼了一声,“舍不得家里的瓶瓶罐罐,担忧前行的艰险,怎么可能踏上远大的前程?”
“道理一直都清晰明了,正确的道路也毫无阻碍的呈现在面前,若因为舍不得受累受苦,舍不得抛下负担,是不可能抵达终点的!”
王延世不知道上帝这次怎么把商君带在身边了,只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缩起脖子,不敢与之驳嘴。
除了孟庄荀等先贤,
谁能说得过五等分的商君啊!
他只是对着何博说,“时时警惕,月月整修,总可以提防裂缝出现的。”
“可以让两岸的百姓提供帮助,一旦发现问题,上报朝廷就好!”
这下,
何博总算笑出了声。
“《尚书》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可上千年过去,能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多少人呢?”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