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身后,让明帝为自己遮掩一二。
刘祜也跟着低下头,却仍旧倔犟的不肯向祖先承认自己有问题。
直到亲属视探叙旧的时间过去,上方的酆都法官方才出声,告诉刘祜他死后的境遇。
刘祜听罢,当即晕了过去。
就连后面被压去受罚,都是让死鬼给托着走的。
“子孙不肖,还能说什么呢”
这种事情,死鬼们已经品鉴太多了。
西门豹想起自己那些已经沦为普通百姓的子嗣,先是一叹,转而又庆幸他们到底没有堕落到底,让血脉得以延续至今。
若出两个刘祜这样的,
只怕连民户都保全不了,要去贵人家中为奴为仆了。
何博看他这模样,又同旁边的孙恩、周坚等老友说道:
“看来没有子嗣,还是有好处的。”
二者也跟着发笑,捧着上帝从东海带回的海产享用起来。
而在阳世,
装满鲍鱼的车架返回了洛阳。
阎皇后效仿先人经验,以“皇帝病重,召见大臣以托付后事”为理由,将朝臣聚集到宫中。
然后,
那些不听话的便被她提前安排的刀斧手杀掉了。
趁着这股威风,
她当夜便从洛阳的宗室子弟中,选择了最为年幼的刘懿为继君,开始了自己的临朝称制时代。
刘懿,
是章帝之孙,济北慧王刘寿之子。
按说辈分,当是大行皇帝的堂弟。
不过,
这位的年纪实在幼小,刚满七岁而已,性情也只能算老实本分,没有显露出额外的才能。
阎氏看中了他“柔弱可欺”这点,这才选立他做新君。
而等到刘懿登基,阎氏掌权后,
后者这才松了口气,从权力的诱惑中回过神来,生出了些弥补先帝刘祜的心思。
无论如何,
要没有这个男人,她还当不上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呢!
毕竟阎氏只是大汉的小士族,
而今汉天子的皇后,在之前基本只出于阴、窦、邓等开国功臣之家,属于小圈子内不断联姻。
阎氏得以入选后宫,并成为皇后,
除了她实在貌美,引得皇帝宠爱之外,内里也有邓绥削弱世家,巩固皇统根基之意。
只能说,
邓太后生前,连“外戚”都为刘祜安排好了,想要利用阎氏的低微,减轻刘祜集权壮威的阻力。
奈何后人实在不争气。
刘祜不仅没有利用好这一点,还把威权分得到处都是,着实败家败到了根本。
但阎氏也着实感激刘祜。
所以,
阎太后圣心独断,为掌权后没做过多少好事的刘祜,定下了“安”的谥号。
好和不争曰安,
兆民宁赖曰安,
宽容平和曰安,
修己宁民曰安……
总而言之,
有文化的臣子在得知阎氏的选择后,一时都有些分不清,她是真心维护先帝,还是暗中讽刺他了。
若是后者……
嗯,
倒着看的话,
的确很符合先帝的所作所为。
考虑到阎太后此时正志得意满,耿直忠诚的臣子,要么被她镇杀,要么被逼得称病隐居,躲避朝堂,
他们也没有出言提醒,只紧紧绷住了脸,不敢露出一丝笑声。
而阎太后做的第二件事,便是将自己“善妒”的本性发扬光大,对着朝堂展开了大清洗——
受害者,
主要是先帝同样信任宠爱的耿氏、宋氏、王氏,还有宫中的宦官们。
她并不是为了为国铲除奸邪,而是对阎太后来说,
这些家伙,都是跟自己抢夺权力的对手。
阎氏家族凭借自己,总算有了一飞冲天的机会,那自然是要朝着前汉的王氏、今汉的窦氏进步,怎么可以跟其他人分享荣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