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抗爭吗
地皇三年的冬天啊,
很快就要到来了。
当秋天过去,
飘雪落下,
大贤良师孙恩又收拢了许多受灾的民眾,並击退了新朝军队的进攻,返回驻地,拜访了生病的长辈。
曾因为挖坟扛尸而练就一身体魄的周坚,在忽然到来的寒风中倒下了。
他咳嗽著对孙恩说,“我这样的年纪,想要熬过这次冬天,只怕会很艰难。”
孙恩安慰他道,“王莽都能活到今日,像您这样有德行的人,一定更加会长寿的。”
“我听说西海的大贤良师活了九十多岁,身体仍旧很不错,您应该会跟他一样!”
虽然上帝因为孙恩亲身投入造反伟业中,而减少了跟中原大贤良师的交流,但他也没有给孙恩施加更多限制。
最起码,
这位大贤良师仍旧可以凭藉九节杖,找到一些在人间乱窜的死鬼,通过阴间宰执建立起来的“报社”,了解到世界的近况。
孙恩因此知道赵申的事,也为以后太平道向泰西的传播送上祝福。
但更多时候,他会將精力全部投入中原的事务中来,为聚拢在自己身边的人,指引方向。
而隨著战斗次数的增多,受伤的人数也跟著增多。
周坚曾经编撰的《黄帝外经》,还有教导出的眾多外科医者,自然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孙恩和许多人都很感激周坚。
听说这位长者病倒后,大家也时常过来探望。
“寿数的长短,跟人的体质、作息有很大关係。”
“哪里是德行可以决定的”
不知道跟多少人做过肉体交易,並与之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周坚听到晚辈的话语,只是轻轻笑道。
“我活到如今,已经十分满足了,即便明日突然死去,也不会生出额外的抱怨。”
“但我有些放不下太平道和你啊———
周坚对著孙恩说道,“太平道的基业愈发广大,对外的战事也时常取胜,但这並不意味著夺取天下已成定局—
乱世之下,
豪杰四起,註定要经歷残忍的廝杀,才能角逐出胜利者。
如今朝廷势微,其军心涣散,上下的政令不能通达,君臣甚至还沉迷於互相角力之中新朝已然不是最大的对手。
可击败了新朝之后呢
其他的起义军,又会给太平道带来何等的挑战呢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鯽,绝对不可以小他们。”
周坚是读过书的人,
在年轻时跟隨友人到处刨坟时,也曾听后者说起来许多过去的故事。
他看的多、听的多,便从现实和过往中,获得了更多智慧。
太平道最先举起义旗,为哭喊的百姓鸣不平时,周坚就找到性格颇为衝动的孙恩说:
“不可以急躁。”
“为百姓奋起之心值得称讚,但也要警惕陈王之事再现。”
陈胜吴广当年起义,声势何其浩大,进展何其迅猛
结果数月而已,“张楚”便烟消云散,其人也身死他乡。
究其原因,
一是陈胜丧失了本心,
二是其根基不稳,故而被后来举旗的六国遗贵所超过。
所以,
周坚建议孙恩先巩固自己夺取的地盘,恢復一地的生机,再做之后的打算。
孙恩听取了他的意见,並告诉周坚,“我的本意不在於天下,而是要为万民乞活。”
“我不会为了一时的雄图霸业,而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
开玩笑,
他堂堂大贤良师,
死后可是能追隨上帝,享受死后美好生活的,哪里会像寻常人那样,为了荣华富贵而违背上帝的规则呢
但正因如此,
孙恩在一些事情上,难免显得有些过於“天真”
他不畏惧死亡,
每每作战,总会身先士卒,鼓舞士气。
当有百姓前来投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