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私底下对同伴说,“我原本以为作为大国,应该像大汉那样,君主贤明百姓安康,天下一派的其乐融融。”
“谁能想到,大夏拥有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的人口,却让百姓困苦成这样呢”
年长的同伴看着他那张年轻的面孔,张口便说,“你这是年轻人的想法!”
“如果生在前齐王的时候,你哪里还有机会,对别人动恻隐之心”
“只怕是自己为人奴隶,求生都难呢!”
同伴嘴里的“前齐王”,指的自然不是已经退位,乐不思祖宗的延陈侯,而且过去那位任用倭人,骄狂自傲的君主。
在这位的治下,齐人的生活,可比夏人还要凄惨!
之前的老者还能给子嗣修坟栽树,年年哀悼。
生在偏僻东瀛的齐人,又哪有这般条件
同伴年近五十,少时经历过缺衣少食的痛苦,可不比生长在姜齐治下,目睹国家日渐繁华,还曾有过遣汉使经历的齐使。
对方听了他的话,心里知道的确是这样的道理,但还是有些难受。
他自幼学习儒学,遵从先贤“仁者爱人”的教诲,有匡扶天下、辅佐君王,以至尧舜的梦想。
还没来到夏国之前,
齐使听说夏国除却推崇儒家之外,还有尚贤兼爱的墨家流传,心里还颇为向往,想要了解夏国的情况。
如今来到夏国,却是破碎了美梦。
难怪远在泰西的罗马人会说:“距离产生美!”
……
“齐国的使者,你觉得我大夏的风貌如何”
当齐使来到夏都后,皇帝很是高傲的施以恩准,允许他觐见自己。
毕竟他这些年里,
因忙于平叛和玩乐,连大汉派来的使臣都少有接见,
更不用提一个小小的齐国了。
有这个功夫,皇帝只想抱着自己最近疼爱上的美人,去避暑的行宫中享受美好时光。
但却有好几位大臣阻拦他,老泪的说道:
“齐国的使者远道而来,何其辛苦!”
“怎么可以为了美色,而罔顾我诸夏的亲亲之仪呢”
诸夏的内部,
的确存在竞争关系,
但更多时候,还是遵守着先贤定下的“诸夏亲昵,不可放也”的规矩。
百年前,
西秦太祖狼狈而来,除了一个末代王子的身份,什么都没有,仍得到了文王热情的招待。
现在齐国派来了正经的使者,哪有将之放置在一边的道理
这件事若传扬出去,诸夏就要抛弃夏国,狠狠地孤立它了!
皇帝被他们哭的头晕脑胀,最后不耐烦的应下。
他还搂着美人感慨,“朕为了国家安定,日夜操劳。”
“结果呢”
“那群老家伙说朕修皇宫是滥用民力,连不接见他国使臣都是昏君所为……”
“哼!”
“他们肯定是心怀先太子,不希望朕做这个皇帝!”
美人入了后宫,对当今一脉同先太子一脉的纠葛颇有耳闻,
但她既在皇帝的怀里,承受他的雷霆雨露,自然要为皇帝说话。
于是她温柔要转的说道,“那些老糊涂总是这样。”
“自己已经老的没几颗牙齿,却总念着年轻时候的事情,完全不清楚眼下,陛下才是一国之主!”
“不如等到后面,找几个理由,将那些老臣尽数罢免,以免总占着朝堂的位子,既烦陛下的心,也阻碍新的人才为陛下效力。”
皇帝认为爱妃说的有理,心里顿时有了想法。
不过,
皇帝还是有些理智的,知道不能在外人面前自爆家丑,便打算送走齐使后再做行动。
于是,
他端着皇帝的架子,出现在了齐使面前。
而齐使听到皇帝满是傲慢的话语,只是拿着节杖躬身回道:
“夏国的风土,是齐国远远比不上的。”
“但拿陛下的统治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