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张开屠刀,王羽的手段,那就是由朝廷来大兴教育,并将其与科举结合起来。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一旦开始了,随着政策的实行,将会一步步直接冲击到世家大族。
故而,王羽并没有让管仲站出来。甚至,隐瞒了这件事情管仲参与的事实。
“赵公,不知意下如何?若大兴道郡县官学,将讲师编入朝廷官吏,品级当如何?”
这件事情王羽早就已经决定了,故而,今日,从来不是和那个群臣商量这件事情要不要做,而是要商量怎么做。
“以臣愚见,乡镇童生,教化稚童,仅为识字,由三老兼之即可!”赵安陵制作了片刻道。
大汉乡镇之中,本就以主管教化的三老、主赋税的啬夫、管治安的游徼,形成了乡级治理的三驾马车。
三老既然主管教化,那么,绝大多数肯定是识字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从前朝大苍开始,乡镇基层官员的最基础的要求就是必须要具备基础识字能力,并且要掌握基础的算术技能。
本身,他们对于在乡镇之内设立的童学,所定位的也只是十二岁以下的稚童,也并非是为了让他们学到多少东西,而仅仅只是为了让他们保证能够识字。
故而,有三老负责,其实已经足够了。
而赵安陵这么一整的话,其实也是将童学的投入降到了最低,每乡每村,仅仅只需要一个设置童学的讲堂,以及基础的笔墨直接投入。
童学的讲堂,这个地方如果真的可以想省的话,也是可以省下来的,没必要真的修个讲堂,在乡里面或者村子里面找个空置的屋子整修一下即可。
“教育大计,监督至关重要!”
“以臣之见,可由三老、啬夫、游徼互相监督,三老如若懈怠童学一事,啬夫、游徼有举报之责,如未尽职责,当责之。啬夫上报然游徼不报者,责游徼!且上报据实者,当赏之。”
“此外,啬夫、游徼皆不报,三老自报者,三老无罪,责啬夫、游徼。”
“再则,可由御吏台派遣官员巡查,确保安全三老、啬夫、游徼行监督之责。”姚广孝默默地进行补充道。
再宏伟的目标,如果无法真正的实现的话,那也只是空中楼阁。
大兴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触及的利益群体太多,故而,更加要保证这个政策一旦真的开始的话,就要落实到实处。
一旁的蒯亮,在听了姚广孝的这个监督之法后,不由得咧了咧嘴。
这个光头和尚,还真够绝的!
相互监督,这是不给三老、啬夫、游徼这些基层官员相互串联到一起的机会。
最绝的就是三老如果没有尽到童学的指责,还可以自我举报,而且,自我举报之后